皇上得到的忠心也是从上皇那里继承来的。
所以两边都透着一股亲热劲,生怕这份继承来的忠心不牢固了。
未大人给皇上写奏表,先问候皇上安康,后宫安康,奏请皇上注意身体,天凉添衣,天热减衣,少食丸药,多用天然之物,以保健康方是万民之福。
然后未大人就开始不经意间述个苦,比如他就因为贪看好书,着了夜风,因年纪渐大,身体不如年轻时好了,就生病了暗示他带病工作。
再然后未大人就问皇上的钱还够用吗?臣位卑职小,力弱不济,不能给皇上提供锦衣玉食,想到皇上节衣缩食,不能兴建大宫,妃妾公主公子等不能享受人间极致的富贵就感到十分的痛苦。皇上,你可不能太俭省了。
以上是铺垫。
下面才是正文。
未大人开始写今年扶仙一切都好,百姓安居乐业,虽然有一二不肖之人,但并没有带坏风水,大多数百姓都是好人,坏人已经伏法。
今年扶仙上贡生丝多少船、丝多少船、罗多少船、稻米多少船、蔗多少船,另有丁壮数千余,已发往某地,听凭差遣,名册已勾,上禀供查阅。
另外,皇上,扶仙丝娘虽多,只因是产地,丝娘众多,却粗糙不堪,难以大用,所以就不给您上供丝娘了,不是我不想给,只是实在拿不出手。听说某地有好丝娘,织绵一绝,有当年魏锦之美誉,臣好羡慕,臣下辖之地就无这等人才,不能上供金陵,实在是臣之过也。
看着似乎是给另一个同僚下套。
告完最后一个刁状,未大人就三请皇上万岁,写完了这本奏表。
再往上翻一个,开头就是请罪。未大人说治下竟有如此不孝之人,实在是他往日懈怠了,日后必将一日三省。
请完了罪,未大人还是问皇上日常用度是否合心,是否够用,请皇上不要过于俭省。
好像操心皇上钱不够花一样。
楚颜好奇地问:“皇上很俭省吗?”
未起宁很肯定地说:“先皇就是一个很俭省的人,后妃也只有两名,从不奢侈。”
除了治病的时候命天下的大臣都送名医入金陵,还有不停的赏赐道宫和道士,广召道士,兴建道场,等等。
未起宁私心里是觉得先皇这么搞,有点太奢侈了。不过在他得知先皇有病后,就能理解先皇为什么这么做了。
唉,生死之事很难预料的。
楚颜:“那现在这个皇上也很俭省吗?”
未起宁想了想,认真地说:“这就不清楚了。当今登基还不到十年呢。”
关于现在这个皇上的事,还没有流传到民间太多。
未起宁凑近她小声说:“当今有一后二妃。不过我听爹提过,说是除了这一后二妃之外,皇上还有几个爱宠在后宫呢。”
楚颜也想知道,小声问他:“是没有封位吗?是不是因为国孝?”
未起宁:“也不单是因为国孝,已经有一后二妃了,皇上再想纳新,过不了朝中大人们那一关吧。”
楚颜:“为什么啊?”
未起宁:“皇上年轻,大人们肯定是要多规劝着的。就算为了保重龙体,也不能……太过沉迷美色。”他偷笑着说。
一后二妃,再多已经算是沉迷美色了吗?
这是皇上啊。
她没想到这个时代的皇上竟然……还挺受大臣们约束的。
挺好挺好。
两人边看未大人的书信边聊,未起宁就把未大人想让他去道宫的事说了。
未起宁:“爹说让我们一道去。”他轻轻撞了一下她的肩,“好不好?一起出去逛呗。”
楚颜:“未大人跟道宫的关系很好吗?是哪一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