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东山再次变成哑巴。
老太太叹气:“你啊你,官场上的事,全都是你大哥一人之力,我们全家都要依靠他,我平时就觉得十分的对不起他,现在倒好,你也要去麻烦他。你平时是个最懂事体贴的人,怎么现在就糊涂起来了?”
未东山差一点就跪下了,但是老太爷的印还在他的怀里,硌着他的胸口。
他深深一揖,道:“娘,我已经禀明父亲,今日就要出发了。”
老太太:“你当真不改主意?东山,你太不会体贴你大哥了!”
未东山紧紧咬住舌头,生怕自己开口。
他再次一揖:“等儿子回来再领娘的教训,儿子去了。”
然后就这么弯着腰,不敢去看老太太的脸,慢慢退了出去,还差点被门槛绊倒。
但一出去,未东山就提着袍角快步小跑,一路跑回家。
刘氏拉着未茵和未莲就在屋里等他。
见到他气喘吁吁的进来,刘氏忙问:“辞过了吗?”
未东山点点头:“已经见过老太太了。快走快走,我跟城门说了,晚了过车不方便。”
他们可是有许多大车的,虽然是未家的,但是过城门也不可能不盘查。
太晚就会堵门,会被百姓骂的。
刘氏拉着未茵和未莲上车,母女上了车,未莲还在怀疑:“真的只是去送送爹?”
刘氏笑着说:“你爹一去两三个月,你不去送?小威还在家呢,我还能把他丢下?”
未莲想想小弟弟,觉得有道理。
未茵只觉得这是说服父母了,而且时间太紧,可能也来不及带上她们。
一行人十几辆大车到了城门口,果然要排队过去,进出城的行人就被挤到一旁了。
幸好未东山今早就派管家过来打过招呼,此时他也赶紧下车过去,掏出未老爷子的印鉴请城门卫验过。
城门卫早知道是未家,此时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何况现在也没见有张榜寻人的,前后看一看车辙,不见有重器,如铁器或金银锭,大车上倒是有不少家具摆设,大的樟木箱子,还有一架旧秋千。
城门卫验过印,也查过车,就开闸放他们出城了。
到了城外开阔处,此地是送行的热门地,很多远行的车马都在此停下与亲人做别,还有小贩兜售茶水马桶等远行之物。
未茵和未莲以为就到此为止了,谁知车竟然径直而走。
两个女孩子立刻去看刘氏。
谁知刘氏也是一脸奇怪她以为会放她下车,或是把两个女孩送到未东山的车上,此行较远,未东山没有骑马,也是坐车的。
母女三人全是一脸不解。
但车正走着,显然不能伸头出去喊,丢人不说,外面全是扬起的尘土。
只好默默坐着。
刘氏还担心家里的小儿子,不停的伸头出去看后面未东山的马车。
似乎想通过心灵感应把车里的丈夫叫出来问问。
未茵和未莲也觉得奇怪,如果是爹娘商量好的,那娘看着也不知情啊。如果爹娘没商量好,是爹下定决心带着一家人一起走……
未莲小声问:“那小威呢?”
未茵:“小威可能在前头等咱们?”
未起威每天早上要随先生读书,所以两姐妹早起后都没见过他。
刘氏也猜是不是儿子早就被带出来了?
真要全家一起走?!
可是,她的娘家在这里啊。
她可没有跟娘家说过她要走!
刘氏心中一团乱麻,又奇怪又发愁。奇怪的是未东山怎么突然这么大胆子,发愁的是要是真就这么走了,一个是娘家那里还没有交待,第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