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目视t12和L1之间的椎间盘,表情也随之郑重了一些。

此处的解剖,同样得维持住椎间盘看似正常、实则发生外溢的自然状态。

等于是得把这种损伤给完整地从身体内部剖离出来。

一旦过程中稍有不慎,结构的完整性同样会受到破坏!

这也是此次考核,与常规尸体解剖最不一样的地方了。

就像是拆一幢摇摇欲坠的危楼。

房子拆了是其一。

在这个基础上,还得保证墙体的裂缝、承重柱的破坏面等等,全部都完好无损。

需如庖丁解牛一般将各种结构都分离出来,才能算是完成。

这么一套做下来,仅仅是脊柱的解剖,可能就要花费五六个小时的功夫。

而且,第三病例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整体力学的不稳定性。

这意味着他的骨骼各处藏着大量的综合病变。

必须系统地检查每一条神经根,不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点,才能拿到高分!

光是想到这些,谭步飞就有种脑袋要炸掉的感觉。

此时再看那举重若轻的许秋,他心中顿生佩服,如见外科圣手。

……

此次考核是十二点一刻开始的。

一直持续到午夜十二点。

加起来足足有将近半天的时间。

这其中,参赛者可以吃饭、中途休息,甚至可以去睡一觉回来。

当然,只是理论上。

事实上这次的时间依然非常紧迫。

这一点,其实早从决赛的调性也能看出来。

之前,常微罹恨不得把仅剩下的二十分钟答题时间都给缩短成十分钟。

怎么可能突然给半天的解剖时间?

第387章 刀来,医术突破瓶颈!

因而,这次的12小时考核,实际上难度比之前还要高很多。

尽管郑酉已经说明了规则。

但在场的人都很清楚……这肯定不可能是全部。

一定还有一些考核项目没有说明。

指不定到时候又突然增加了新的规则。

或者更简单粗暴的,说好的午夜十二点结束,最后下午六点就宣布解剖结束……

当然,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不高。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次是要考核解剖功底,想要进一步提升难度,肯定也是在这方面下功夫。

……

学术报告厅内。

这里很安静,只剩下设备与仪器乒乒乓乓的碰撞声。

这时候,众人就有点怀念网络直播了。

如果这场考核能够远程观看的话,他们就能边吃饭边抱着手机查看。

在场的人都是经历过磨砺的,看着解剖视频下饭,这很正常。

饭点一到,一些人就起身溜出去了。

他们不是此轮考核的选手,自然不必这么拼。

一批批观摩人员相继来来去去。

直到下午一点左右,已经有人趴在桌上,当场开启了午睡状态。

而此刻,台上的考核者依然无动于衷。

五组十人此时都全神贯注。

黄立岷、佟雪龄的发挥已经非常亮眼了。

前者对设备的应用堪称顶级。

各种器械在他手中都能得到巧妙的应用。

解剖起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