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瘤内没有储存激素,因此肿瘤破坏的瞬间儿茶酚胺骤停。

这就等于一个长期应用兴奋剂的人,突然就停药了。

而放在杨军身上,带来的后果自然就是血压瞬间雪崩!

这也是为什么,嗜铬细胞瘤的切除术堪称噩梦。

高了不行,低了也致命。

直接斩断瘤体会引发“戒断反应”,而磨磨蹭蹭刺激到肿瘤,又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儿茶酚胺风暴”。

……

许秋继续说道:“此外,发热也是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控制下的代谢过程,代谢亢进后引起了发热。

“如果是长期分泌的话,就能看到病人糖代谢紊乱、体态消瘦了。

“不过因为我们刚好用了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了儿茶酚胺的作用。而且病人没有再处罚嗜铬细胞瘤释放激素,因此恰好就控制住了。”

众人听完,最后一丝疑窦终于烟消云散。

几名主任对视一眼,都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一个个都唏嘘不已。

谁能想到,一个做全手脱套伤再造的病人,之后又出现了如此弯弯绕绕的诊断?

而且,如果不是许秋,杨军之后一段时间可能还要随时经历血压骤变的风险。

其他医院就不一定有许秋这种肯刨根问底的医生了。

最后可能给治成疑难杂症,药吃一大堆,也不见效用,花数个月、数年功夫都不一定能确诊!

当然,这次的诊断的确就能往“疑难杂症”上面靠了。

只不过被许秋用几项检查就给秒了。

每一次检查都是有的放矢。

换成其他医生,没办法的情况下可能就得给疾病来一个“现代医学的小小震撼”了,直接全检查粗暴地火力覆盖!

“这病例太奇葩了,除了发病时,根本就没有多少能提供诊断价值的异常……就算把检查全上了,如果不是奔着嗜铬细胞瘤去的,可能也很悬!”

“当初发病,杨军是肿瘤受到刺激了?”

众人感慨不已。

同时有人发出了疑问。

许秋点头:“病史中有记录,发病之前病人去打过太极。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这次锻炼意外扣扪到了瘤体。

“之后,他就一直在病房里做手功能康复,也没有全身性运动了,所以再也没有表现出来。”

闻言,众人有些哭笑不得。

谁能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打太极”三个字,竟然就是这次疾病的核心。

……

会诊结束后,杨军的诊断思路也算是完全清楚了。

之后,需要进一步确诊。

毕竟奥曲肽阳性,只能证明极有可能是嗜铬细胞瘤。

但关于瘤体的具体位置、详细形态和分泌状态等,都需要进一步核查。

许秋等人也只能期望,这肿瘤的位置不要太刁钻。

毕竟瘤体所在的区域内,涉及到全身多个器官和血管,包括十二指肠、右肾、输尿管、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不管是手术难度,还是麻醉风险,都异常地高。

当然,确诊之后如何处置,就又是个大麻烦了。

许秋即便超显微缝合做得再出色,对需要联合内分泌、泌尿外科、血管外科的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也是无能为力。

至于临医的内分泌科医生们……只能说,他们有做切除术的梦想。

因此,会议并没有讨论手术方案。

因为就算商讨出来了,也没有医生能做!

眼下,就只能先帮杨军确诊了,再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很快,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