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了一个猜测。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不只是“过度累积的β-淀粉样蛋白形成了斑块”,还有“大量聚集的病理性tau蛋白”。

如果能够阻断这部分蛋白,就可以恢复认知功能,完成逆转。

这一疗法已经在小鼠身上得到了验证,不过距离临床还有至少几十年。

“rtms理论上也行。”

又有人说道。

rtms其实就是重复经颅磁刺激了,这东西相当于一个大脑按摩器,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磁脉冲,作用于大脑皮层,调节神经元的活动,从而激活沉睡的脑细胞,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

众人讨论着。

给出了一个个目前临床出现过的“逆转疗法”。

主位上,戴楠只是安静地听着。

等其他人讲完了,她才摇摇头道:“临医没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给任何额外的治疗。”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安静了。

心里的震撼则更深。

一些人甚至眼睛里有点火热。

因为这意味着,或许这里面藏着一个“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机制!

目前学术界,尽管已经冒出了一大堆“疑似”可以逆转老年痴呆的药物、疗法。

但,针对阿尔茨海默病,依然是“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争取延缓、终身管理”。

各种所谓“逆转”的新闻,要么是来骗投资的大饼,要么就是还在实验阶段的“理论药物”,要么干脆就是孤例,根本没法复现……

总之,就是千奇百怪的治疗过后,的确做到了逆转病程。

不过也是在想到这里时,很多人的表情顿时有些苦涩了起来。

比如其他病人,因为经过复杂的治疗过程,真要研究起来,可选的角度就非常多了。

所以科研界可以随便挑选一个方向努力,不管是立项目还是拿经费,都简单多了。

而周教授……

她的治疗史非常干净!

就做了手术,只吃了那几种药,可以说是清晰明了了。

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各种立项,怎么拿经费?

这其实也是当时协和主任、华山主任都拒绝的主要原因。

研究价值太小了!

“可能就是周教授个人比较特殊?”

最后,有人给出了这个猜测。

周景芝的病情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出彩的地方。

能钻研的角度也没有。

一眼望得到头的手术,一眼能看明白的用药方案,和其他老年痴呆病人没有任何不同!

但她却能完成逆转,除了体质特殊,还能如何解释?

……

这场讨论最后也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相比临医主办的视频会议,这场由戴楠牵头、参与者至少都是学科带头人的会议就高端与专业许多。

会中提到了相当多前沿的技术和疗法讨论也涉及到了各类可能的推测。

可以说是分析得鞭辟入里,足以作为一台教科书级别的神经领域专题研讨会了。

唯一优点可惜的是……尽管如此,会上也没有讨论出一个定论!

毕竟这是连戴楠都感到头痛的情况。

如果随随便便开个会就能解决,那就太可笑了。

不过,会议结束时,集思广益之下还是给出了几个主流的推测。

其中呼声最高、认可度最高的是:这次断手以及高频次的手术,激活了周景芝沉睡的脑区。

原本没有活动的区域,因此而被激活。

所以周景芝的ct等影像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记忆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