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永熹帝手中最快的刀,十三个藩王里,有七个死于她手。
这些藩王,有的确实意图染指皇位,有的却只想做个富贵闲人,却还是被她亲手杀死。
吕神婆还没说此人是谁,众人已经猜到了大概。
“您是担心,狡兔死,走狗烹……”绿衣少女心直口快,忍不住问道。
吕神婆摇头,满是白翳的眼里看不出神情,谁也不知,她的眼睛又是怎么变成如今的模样的,那一定也有一段故事。
吕神婆说:“我自请出京,来到封州,是因为药王山的山长问我,愿不愿意在这里等一个人。”
“那个人医术高超,慈悲为怀,有一副救世的良方,却因为行事与世俗习惯有些不同,容易遭到误解,若是有人能追随左右,定能省去许多波折。”
略一沉吟,吕神婆满是沟壑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无奈笑意:“我已经等她二十一年了,再等下去,这把老骨头也不知经不经得住熬。”
书生与镖师们脸上,均露出钦佩之色。
绿衣少女却面色古怪地说:“这话,怎么和我家长辈说得一模一样?”
吕神婆一怔。
绿衣少女自报家门道:“我叫殷婵,师从墨者,家中长辈让我来封州,等一个济世救民的大善人,辅佐她抵抗这次天灾。”
“难道你等的人,和我等的,是同一个?”
殷婵陷入了沉思。
李昼挺起了胸膛。
这么具体、贴切的描述……这两个笨蛋还没反应过来吗?
“你们等的人,已经来了。”她自信地开口说道。
要是她们不信,她就掏出真心给她们瞧瞧。
第69章 或许是地府出了问题
担心大家没听懂, 李昼又说了一遍:“我与诸位一见如故,便不隐瞒了,说句掏心掏肺的话, 两位等的人,就是我。”
沉默, 长久的沉默。
殷婵谨慎地说:“您的话,我们非常认可,实在不必掏心掏肺地说。”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飘忽的眼神却已经出卖了内心。
哪怕是历经千帆的吕神婆,也不禁微微颔首, 表达了对殷婵的赞同。
吕神婆以前也曾自诩, 活了大半辈子,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
今日见到李昼,她才知道,她的想象力还是太贫瘠了。
汗流浃背的众人,别说再看一遍李昼剖出真心了,光是回想下那个画面,都感觉头晕目眩,全身力气全无, 竟像生了一场大病一般。
李昼没想到,大家都这么信任自己,于是放下准备掏出真心的手, 感动地说:“殷姑娘, 看来你也是个大善人, 那你手上的人命, 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也”字,又让众人沉默了一瞬。
殷婵回过神, 沉声道:“诸位可知,我们墨者有两个流派,一派称为旧墨,另一派则称为新墨。”
以宋刚为首的一众镖师俱摇头,趴在地上的苟郎中面露迷茫之色,吕神婆、书生和李昼则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什么墨者,有点耳熟,李昼一边点头一边想,能吃吗?
墨者学派的内部斗争,本是一件门派秘辛,但吕神婆连夺嫡旧事都能交代,殷婵便也不敢隐瞒。
见仙师大人果然知道此事,她心里倒吸一口凉气,暗想自己幸好没有说谎。
仙师大人让大家自己陈述做过的事,分明是给他们一个坦白从宽的机会。
其实他们做过什么,仙师大人早就心知肚明了。
或许,她要等的人,还真是这位……
定了定神,殷婵继续说道:“旧墨认为,实用最重要,重苦干,轻辩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