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就一定打死他!”,而是实事求是的“我在各方面的反应能力至少不能如此逊色地低于他、低于他太多”。
安吉洛·比安奇的回球,其实并不像苏舟的落点操纵那样,往往是那么的南辕北辙。
但苏舟主动要求教练组必须加强训练他对“极限”的反应能力,从球感到身体到启动到技术,都要全方面地加强“反应”与“应声而动”的能力。
而在输给安吉洛的这几个月后,特训至今,无论是苏舟的主观感受还是在客观呈现的数据上,他在这方面也的确卓有进步。
这也对本次VS哈维·约恩的比赛起到了巨大的助力,哈维那种反节奏反常识的打法,最根本有效的应对方法当然是要完美操纵自己的四肢,但在完美操纵肢体的基础上,有着【更快启动】与【更快应对】的反应能力,这在其中所起到的效力也绝对不可小觑。
综上,这当然和某意大利先生脱不开关系啦!
苏舟并不藏着瞒着,这又不是像足球比赛那样是什么阵型战术上的事情,在乒乓球这种1v1的单人能力竞赛里,个人的技术水平往往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也就是哈维·约恩以前从未和他正经交过手,要是换个曾经认真打过比赛的人来,估计不出几个球,哪怕不用苏舟自己说,对方也立马能感受到今年的苏舟与去年的苏舟的变化与不同。
所有人都在进步,这碗粥当然也不能落后,上个世界留给他的宝物是名为实战的经验,但“经验”说到底也只是褒义性质的“纸上谈兵”,一切的进步与实力都需要时间与汗水的历练。
在败给安吉洛后的这段时间里,除去“养嗓子”的那近一个月,只要是站在国家队的训练场中,苏舟就没有哪一刻不在做着【针对[近网与远台]、[左半台与右半台]的极致追球与突发变幻】的训练,脑子里想着的全是安吉洛安吉洛比安奇比安奇那个意大利的鸡翅膀那个球场上的安吉洛·比安奇!
是远超过去一年任何时间段的、极具针对性的极限疯狂。
“综上。”苏舟爽快地在镜头前为大家揭露了谜底,有所进步的功劳肯定归于这碗粥自己和国乒队的教练组与分析师,但能放在明面上的原因嘛……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那些打败我却杀不死的我的只会让我更有动力也更加强大嗨,比安奇先生,十六进八门票里的这份功劳,多少有着您的一份,嗯……感谢您?”
…
……
作为胜利方,苏舟愉快地和裁判先生握了手,和终于主动对他点头挥手的安安公主也挥了挥手臂,最后又和哈烦烦拥抱了一下,然后便步伐轻快地向着隔离板外的中国队走去。
克制着一跃跳出隔离板的冲动,苏舟老老实实地高抬腿跨过广告牌,和已经张开手臂的陈教练他亲爱的舅舅狠狠地抱了一抱,又和在一旁也张开手臂等着他的谭泽也抱了抱!
“我赢啦!”
粥开开心心地说!
“4:0!怎么样!我棒不棒!!这可是一个4:0!”
听起来是过于孩子气的话了,但鉴于苏舟的年龄在这里,再看看那犹含稚气的脸蛋和神采飞扬的表情,陈清凡和谭泽自然是选择宽容。
于是,还在听着中国队这边动静的球迷们,就听到了一番活像中国苏今年不过三岁的肯定……
什么比如“你超棒的!”、“干得漂亮!”、“我们苏小舟真厉害!”、“哇!4:0!太了不起了!”。
……偏偏中国苏自己也不觉得有问题,反而精神十足洋洋得意。
众球迷:“…………”
他们同样选择怜爱并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