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牧锐在小学来到西班牙生活的时候,正好是从【明面上的歧视】转型到【公正公平的竞技有实力的强弱,却没有因实力的强弱而滋生的不屑与鄙薄】运动的最末期。
所以他其实并没有真切感受过那种欧洲人、哪怕只是一个完全不会打球的普通人,对欧洲之外的人的乒乓球歧视。
但尽管如此,却依旧能从非常多的细枝末节里,感受到那种欧洲人在乒乓球方面的……善意的也就算了,有一些依旧是带有嘲弄恶意感的高高在上。
那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
是一种看似不合理却也有着其合理性,因为太过长久的强大而自然滋生出的东西。
包括在苏舟横空出世的这一年里,因为苏舟那确实强大可观的硬实力、与他和各个国家队球员交好相处的优秀人缘,虽然明面上的各大欧洲媒体都在或心甘情愿或不得不对这名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人献上诚挚的赞美(《太阳报》多半是这里面最真情实感的),但作为一个切身生活在欧洲本土的人,咖啡厅、餐馆、学校、清吧、街头球场……牧锐听到了许多对苏舟的赞美,也听到了不少依旧对中国人的不以为意。
那并不是一种恶意的不以为意,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发自内心的……对欧洲之外的乒乓球好手的“抵触心理”。
无意或有意的抵触,天然或后天的排斥。
那个中国小伙的实力相当不错!嗯,人也很好?和我们的小罗德私交甚笃!但我打赌,他绝对、好吧,多半,非常非常的多半,是那种昙花一现的球员,毕竟中国的底蕴实力在那里,估计少则三年多则五年,等他被各个国家队研究透了,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天都在媒体上频繁刷屏了吧?
这是牧锐生活在巴塞罗那的真实感受。
喜欢中国苏的很多。
不喜欢中国苏的其实也不是很少。
对中国苏无所谓的确实不多。
而在承认中国苏的现有实力下、认为他无法长久的,却出乎意料……意料之中的,是最最多的。
这还是对苏舟爱屋及乌、好感度普遍很高的西班牙,其他国家呢?不需要多加思考与想象,牧锐的脑中便涌现出不少满是俚语意味的评论与争吵。
回头想想,类似这样的“话语”,其实可能就是在某个无形的角落悄然滋生出的……“要不要回中国打球啊”的初衷。
他从小就是听着这样的声音长大的。
啊,这当然是指的在来到西班牙之后。
至于来到西班牙之前的生活……
他们家还算有钱。
除了家里有几个闲钱外,他也不是家中的老大,不需要继承家业,所以家中人对他很少有什么硬性指标,这么一总结的话,除了确实有自知之明的家境状况外,他的人生其实也相当的乏善可陈。
发现自己对乒乓球有兴趣是在小学一年级。
最初,是家里给报了兴趣班,后来发现他在坚持了一年却还是很喜欢乒乓球后,在小学二年级的那年,就直接花大价钱聘请了一对一的私教。
然后就这样在一对一的专业训练下又过了一年,来到了小学三年级,小学生能懂什么呢?那时候的记忆有些模糊了,但牧锐依旧记得他本身是没太有“中国之外的国家”这样的概念的。
老实说,他甚至都不怎么看球,对什么赛事啊球员啊毫无兴趣,认为看别人打球相当无聊,打乒乓球只是因为他对此有兴趣,明明普遍的击球动作也只有那么几种,正手攻球、反手攻球、正手搓球、反手搓球、正手拉球、反手拉球、不太常见的削球……
……明明应该是大同小异的事情,却又那么的千变万化,存在近乎一模一样的动作,却从不存在完全一样的一球。
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