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被安排好的演讲稿吧,也有可能是他的真心话吧。
二十五岁的陈清凡这么说:
“过去的一切无法否认,但我们需要新的开始。”
“或许会有人说我自大,但我想说,我、陈清凡,你们会见到一个以我的名字为开始的中国乒坛的新时代。”
*
大概是被刺激到了吧,当然也有着陈清凡本身就能以一届黄种人的身份在世界乒坛稳坐前十、一度排名到前五的原因。
在中国乒坛大地震后,中国乒乓球沉寂了大半年,而陈清凡则沉寂了近一整年。
而在中国乒坛改革后的第二年,陈清凡便以一种打疯了的架势向着世界之巅发起了冲锋。
……遗憾的是,在他在役的那些年里,他始终没有攀爬到最顶峰,最巅峰的位置依旧被德国人牢牢把握。
但是他成功让所有人抹去了“黄种人不会打球”、“亚洲的乒乓球不值一提”、“中国的乒乓球除了他们那个无人不知的乒协还有什么”的印象。
他曾一度冲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他不是没有打败过“德国人”,他只是没有打败那个“最强的德国人”并且,在和德国队队长、德特里希·尼克劳斯※的奥运会总决赛中,陈清凡与德特里希一路打到了最后一局。
大比分1:1。
大比分2:2。
大比分3:3。
以及在七局四胜的最后一局里
两人打到了更为命悬一线的生死争球。
小比分12:12。
小比分13:13。
小比分14:14
……比分的攀升还在继续下去。
在名为陈清凡的中国人屡次在各项赛事中都能频频站到领奖台上后,早已没有任何一个与乒乓球相关的人敢小看他了。
所以,奥运会的男单总决赛是陈清凡与德特里希似乎也不奇怪吧?
但……
人们依旧不知该如何描述此时此刻的心情。
真的吗?这不是在做梦吗?这个中国人、一个非德国人、真的有可能创造奇迹吗?
怎么可能啊!虽然很艰难……天呐局势竟然这么焦灼!但是我们的德特里希队长怎么可能会输!
…
……
最终,小比分定格在了18:16。
德特里希·尼克劳斯赢十八球、陈清凡赢十六球。
这个名为陈清凡的中国球员不是那个突破创造了最为不可思议的奇迹的人,但这依旧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在乒乓球的领域中,德国人距离败北最近的一次。
这一年,陈清凡三十一岁,雷蒙二十七岁,奥古斯特十四岁,苏舟六岁。
*
噫
身在巴黎豪宅中的六岁粥震惊又气愤地从沙发上跳了起来。
“只差一点…!”他赤脚踩在地毯上无能狂怒,还带着些婴儿肥的脸蛋膨胀成了一个圆滚滚的球,“可恶!只差一点!只差一点舅舅就赢了只差一点!!!”
一旁,一位面容和蔼头发花白的白种人面貌的老人语调慢慢地说:“唉呀,小饼干,你刚才说了什么我可听不懂。”
于是六岁粥顿时从母语的中文切换成了熟练且毫无口音的法语。
六岁粥又软又凶地用法语说:“我刚才说!只差一点!可恶!只差一点舅舅就赢了!赢了!只差那么一!点!点!!!”
*
苏舟。
对,六岁的苏舟。
为什么年仅六岁的苏舟竟然身在法国巴黎呢?
这要将时间线直接从[现在]拉回到[六年前]
六年前,那是乒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