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另外一件大事,大臣们意见不一,有些甚至吵了起来。

今日有奏报到,与大梁以东接壤的蛮夷滋事,双方短兵相见,战事一触即发。

眼看着局面即将失控,蛮夷首领在关键时刻出现,阻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

不仅亲自向驻守边境的衍东军道歉,还把把挑事的人给带走了。

现在大臣们正在吵的是,要不要趁这事让蛮夷给大梁一个交代。

一派认为这一次蛮夷首领亲自出现将闹事的人带走,又向衍东军道歉,已经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了。

再者,蛮夷与大梁接壤,时有冲突和摩擦,却鲜少发生战争。

若是大梁的态度过于强硬,怕是真的会引起不必要的战事。

这事既然已经过去了,就无须再斤斤计较。

也能够彰显大梁的风度。

另一派则认为蛮夷此举正是在试探大梁的底线,若不是衍东军严阵以待,怕是蛮夷就要打过来了。

每年到了年关的时候,蛮夷总会滋扰边境。

这一次,大梁的态度就该强硬一些。

正好趁这一次机会,好好震慑一下蛮夷。

免得他们总是想些有的没的,时不时生出些事来。

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事,可看着也闹心。

如果每次总是轻轻放下,万一让他们以为大梁好欺负,生出狼子野心,那该如何是好。

沈华筝站在靠后的位置,一边听着几位大人吵。

她不太了解边境的实际情况,听着倒是觉得两方说的好像都有道理。

只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仅凭这些片面之词就下定论。

对边境和蛮夷各个部落的情况最了解的,自然是一直驻守在那边的闫将军了。

只是闫将军现在人还没回京城,不能给出他的意见。

景宁帝也没说话,就让他们吵。

两边谁也不服谁,早朝就是在几位大人的吵吵闹闹中结束的。

也许景宁帝被吵得头疼,散朝后并没有留下任何官员,而是让众人一起离开。

*

沈华筝照常跟沈昭年几人一起,朝宫外的方向走去。

她正听着他们几人聊天,突然听到有人在身后喊

”小沈大人,小沈大人!”

沈华筝下意识地停下脚步,转身一看,竟是黄大人。

沈昭年嘴角抽了抽,来了来了,这个种菜狂魔又来了。

沉迷声色,赌博的人他见的多了,可还是第一次见到种菜都能够走火入魔的。

上回沈昭年去司农寺借人,结果这家伙拽着他不让走。

他硬是被拽着把地里刚长出来的小菜苗参观了一遍。

吓得沈昭年再也不敢去司农寺借人了。

黄大人笑嘻嘻地走到沈华筝跟前。

“小沈大人,上回你送我的那些枸杞如今都长得很好。结了不少果实。如今我都顾不上以前养的那些花了。对了,上回带你瞧过的那些菠菜……”

一说起他那些宝贝蔬菜,黄大人就滔滔不绝,面上还带着笑意。

以前黄大人还喜欢种花,但现在他所有的心思都已经放在了盆栽蔬菜上。

看着秧苗一天天地成长,开花,结果,一股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

再也顾不得以前养的那些花了。

沈昭年有些受不了黄大人,也不想再听他说那些花花草草,蔬菜瓜果的。

早在黄大人走过来的时候,沈昭年就默默地拉开了一点距离。

他跟周太师等人走在前面,沈华筝和黄大人走在后面。

跟沈昭年不同,沈华筝完全能够明白黄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