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根本不需要多么精细的食材,也不需做得如何精致。光凭着这两瓶小小的酱料,便可以让这顿原本寡淡无味的饭变得有滋有味。
“瑾瑜,这是沈姑娘做的酱料吧。”
“沈姑娘可有考虑过在店里售卖??”
“瑾瑜,看在我们的交情上,若是沈姑娘愿意卖,能不能帮我先留几瓶。”
“我也要,只有这两种酱料吗?可还有旁的口味?我全都要。”
“瑾瑜,莫要忘了我呀!!”
沈恪庭被他们叽叽喳喳地吵得脑壳疼,“这酱应该暂时不会卖。”
就算沈华筝没说,沈恪庭也明白,这些酱料不是一时半会说卖就能卖的。
一众同僚闻言一阵失望,唉,可惜了。
若是沈姑娘将这些酱料拿出来卖,他们定要好好囤上几瓶。
不对,囤少了,至少得囤个几十瓶。
不管多少银子都要囤!
呜呜呜,奈何人家不卖啊。
众人一面在心中落下几行清泪,一面猛猛干饭。
还是先吃吧,吃多少是多少。
其他的事情,吃饱了再说。
第118章 蟹黄拌面
饱餐了一顿,又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日清晨,沈恪庭同几位同僚吃过早饭,便来到出现残卷内容的城墙前,开始了抄录工作。
为了保证现场没有任何人打扰到翰林院一众官员的工作,白水县的吴县令提前让人进行了清场。
“此处错了。”
一名年约六旬的老者突然出现在众人身后,指着一名官员誊写的其中一处内容。
那名年轻官员一脸茫然地抬头:“老丈,您在说什么?”
虽然这位老者身上隐约透出一些文人雅土的气息,可那名年轻官员根本不认为他懂得这上面的文字。
老者又道:“应该是‘云者五日,知有此道也’。”
年轻官员眉头微微蹙起,正想说些什么,突然一道激动的声音响了起来
“先生,学生可找到您了!!”
此行资格最老的秦大人突然冲到老者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先生,这些年您去了何处?为何音讯全无?”
“呜呜呜,学生还以为今生再也见不到先生了。”
“先生,这一次您一定要同学生回去。”
一旁的年轻几位同僚或惊讶,或感慨。
这位老丈竟然是秦大人的先生。
而且听秦大人话里的意思,他已经许久寻不到这位老丈的音讯。
难怪他如此激动,鼻涕眼泪都出来了。
如沈恪庭,姜诚这一类出身世家,或年资比较老的官员却面露震惊之色。
秦大人的先生……
那不就是前翰林掌院,本朝大儒莫栀山??!!
沈恪庭看了看刚才老者指的那处文书,确实错了。
如果他是莫栀山,那就不奇怪了。
莫栀山出身书香世家,幼时便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随着年龄的长大,莫栀山也没有辜负自已的天赋,不仅精通六艺,还对早已失传的西陵文字颇有研究,并为此编写了不少书籍。
科举及第,被授予官职。一路顺风顺水,直至翰林掌院。
只是不知为何,有一日莫栀山突然辞官,开始四处游学。
后来又突然失去了踪迹,杳无音讯。
朝廷后来几次三番想要找到莫栀山,却找不到任何消息。
莫栀山嫌弃地看着满脸泪水的学生,“你还是擦一擦罢。”
秦大人知道恩师这人最爱干净,见不得旁人邋遢的模样,赶忙拿出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