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3 / 3)

着后勤一直养猪,养羊,每次那些东西都贴补了咱办公室招待费里,这么些年了,您总要吃一次咱后勤养的羊。再说,羊肉都是养胃的,您说……您说褚部长的胃一直不好。”

赵建国说这话的时候,没动半分心眼,他只是觉得,这功绩都是老主任的,他可不能得去,必须告诉老主任这些功劳不是自己的。

褚部长看看自己的连襟,不由感动,他举起酒杯与自己的连襟碰了一下:“宋沛啊,咱们也是不容易,文化大革命那会,我以为自己会死了。现在那,每一天活的都是赚来的。现在,每一天都要好好工作,报答组织的信任。什么胃不胃的,也就是你……一直惦记我。”宋沛与连襟一饮而尽,没有说话。

赵建国过去,帮他们倒满酒杯,觉得气氛悲伤,连忙说:“老主任给咱万林做了那么多事,要走了,怎么也要吃传统菜的,这些羊鼻涕是清早我家三儿上山采的,回来的时候还买了一只兔子,咱这地儿,土产便宜,一只兔儿三块五。老豆腐是厨师长磨得,丸子,粉条,还有这些肉菜都是咱那一只羊出的……老主任,我知道您怕我把您存起来的家底儿花了,没花,都是咱政府自己后勤的东西。也就是调料,这顿加上酒没到七块钱。”

马市长笑了下,先敬了一杯,接着夸奖赵建国:“以前没看出来,咱建国也是个能够的呢。”

大家哈哈一笑,这话题便奇迹一般的从传统菜自然而然的转到了万林市的历史。说到历史,赵建国那一刻简直是虎躯一震,历史,他知道啊,除了课本的,他最知道的就是这万林市的历史了,昨儿刚学的。当话题一扯,他的话匣子在推杯换盏之间,很奇妙的转到了万林市。

那个岁月,人人都读着有限的课本,数的上的书报,听的是很少几个台的收音机。除了国家灌输的国际大问题,还有新的精神。这本地儿的历史,知道的自然是少的可怜。

赵建国从附近的老爷山住的原始人,说到山西本地人法家的荀子,过去万林市叫什么名字,有啥名人来过,万林市在军事上的作用,古代出了几员著名的大将军,历史上考了多少举人。

这坐着的,大部分都是万林本地人,即使不是万林本地人,那血统里都有万林周边的印记。听听,就不知道,这贫寒的地方,过去也是书香门第,他们就不知道中华民族起源,黄河流域跟自己出生的地儿有那么大的关系。中国人,天生就带着一种大国的民族自豪感,话题便这么打开了。

时间缓缓过去,最开始,市委领导那一桌给赵建国加了一把椅子,再后来,饭吃完,上了茶,大家开始在记忆力翻找历史的痕迹,后来食堂大师傅出来了,说起这地儿的老建筑,说起以前那是谁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