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实施,因为天衡帝这个工作狂又在御书房批奏折到半夜,什么时候回寝宫睡觉的都不知道。

接下来几天,他也都忙得很,只偶尔叫唐诗去伺候,旁边还有不少宫人,让唐诗完全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早朝上,日常事务讨论完后,天衡帝点了谭元清:“谭爱卿,增加科举科目一事,你与徐爱卿商议得怎么样了?”

谭元清跟徐勘碰了一次头。

徐勘身为工部尚书,跟他们这些文人又有些不一样。

工部主营造,最多的便是工匠和各种治水、修筑城墙、制造武器等的能工巧匠。

也正是因为这些人才,工部有时候会被冠以“贱”。他们往往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最低的俸禄,身份地位也被人瞧不起,连带整个工部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也是六部中最低的。

身为工部尚书,徐勘在几个尚书中也是最受气的。

如今皇帝有意改革,对他们工部来说可是一个机会,他当然是举双手赞成。

可谭元清哪是真心实意找他,两人聊了一会儿便吵了起来,最后弄了个不欢而散。

听到天衡帝发话,徐勘主动从袖袋中掏出一份奏折双手举起:“皇上,微臣与谭大人意见相左,因此微臣花了三日,单独写了一份微臣的看法,请皇上过目。”

天衡帝点头示意广全去拿奏折。

谭元清看到这一幕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好你个老徐,平日里看着老实巴交话不多的样子,背地里跟他玩阴的。不用看都知道,皇上肯定更欣赏徐勘的这份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