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女士惴惴不安地担心着能不能收到信件,招手叫了辆马车。

坐公共马车也能抵达她家住的乡下,但既然她这次回老家需要让家人重视并接受她的意见,那么多花点儿钱租辆马车、稍微摆一下排场就很有必要。

坐在市政厅马车上离开的小堂妹,在看不到挥手送别她们的威尔女士后,忍不住对母亲道:“妈妈,虽然威尔只比我大几岁,可她真是了不起,能懂得那么多的东西。”

“既然你喜欢她,那就多给她写信,也学一学人家的优点。”哈林顿太太拍了下女儿的手背,感慨地道,“哈尔能让这种聪明能干的文员小姐如此推崇……这些年里,看来你的堂兄也成长了不少。”

数小时后,马车驶进因纳得立城。

一直马不停蹄地赶路、路过阿德勒领时也没有下船看看本地风情的哈林顿太太母女,好奇地拉开车窗,往外打量。

因纳得立城建成不到百年,沿街建筑(相对于历史比较久的城市来说)比较新,路面也较为宽敞(巴特莱斯家的祖先成为本地领主时已经有气动车了,城市建设时便比传统的、只考虑马车的城市路面更宽)。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让哈林顿太太惊诧的事肯亚帝国南部也有不少新城,与那些新城相比,因纳得立城并不显得特别出色。

让哈林顿太太惊诧的,是街面整洁得过分,简直像是哪位贵族人家的庭院一样明明是刚进城门的外城区域,按理来说应当是一座城市环境最糟糕的地方,路边居然看不到堆积的垃圾,沿街建筑的墙体上也看不到丝毫尿渍。

母女俩正新奇地朝外打量,远远看见有个穿着黄色马甲的老人提着长长的火钳和撮箕从路边巷子里出来。

这个满脸皱纹、微微佝偻着背的老人低头打量了下四周,径直朝一片落在马路牙子旁边的树叶走去,熟练地将树叶夹进撮箕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