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严重了,儿臣许久不曾入宫,又被个晚辈欺负,这才入宫向母后诉苦,何来掳掠之说。”

时煜面无表情,端坐在太后面前,“儿臣今年二十三了,皇上好不容易给赐婚,有了个未婚妻,太子却当众要抢走。

还诅咒儿臣活不了几日,儿臣被欺到这头上,若还任由母后去为他求情,只怕不必等到他登基,儿臣这条命就要交代在他手里了。”

他抬眸看向太后,“还是说,母后就盼着他了结了儿臣?”

“你……你休得胡言。”太后脸色阴沉,“他不会的。”

“他一定会的,这些年他刺杀儿臣无数,儿臣不信母后毫不知情。”时煜始终留意着太后的神情,余光同时还关注着王春嬷嬷。

他刚在御花园拦截太后,直接挽着她,强行将人带回了慈宁宫,而王春嬷嬷并未让人拉开他。

王春嬷嬷亦不愿救太子。

做得这般明显,可见她和誉王妃背后的主子,这次是真的气极了太子。

说明那庄子对幕后之人来说,极为重要。

莫非,真正以形补形的人,并不是誉王妃和刘桓?

再看太后,有气恼,有焦虑,气的是他,虑的是太子。

母子多年,他还是能判断得出,太后这焦虑担忧不是演的。

她不是检举太子的幕后之人。

“娘娘,不好了,陛下废黜了太子。”有宫人的声音自门外慌张响起。

太后脸色煞白,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太子……被废了?”

那宫人将头垂得更低,“是,太子已被圈禁东宫三年不得出。”

太后跌回到椅子上,怒瞪着时煜,“如此,你满意了?

你可知太子被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那些侄子们会兄弟相争,意味着有更多的朝堂争斗。”

也意味着外人有可乘之机。

太后咬着牙,死死盯着时煜。

时煜起身,迎视着她,“母后,做错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是儿臣发兵北陵,母后第一次喂儿臣裂骨毒时说的话。

母后可还记得?

太子和皇后害死两万护国军,怎么罚都是他们应得的。

儿臣身子有些不适,便先出宫了,改日,身子好些再来看望母后。”

太后缓缓闭上了眸子,掩去了眼中泪光。

第126章 时煜这个负心汉

时煜跨出慈宁宫的大门,便见皇帝双手负于身后,背对着他立在那里。

许是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头,定定看向时煜。

时煜敛眸行了一礼。

皇帝神情不辨喜怒,问道,“煜弟身子可是好些了?”

时煜心中滑过一丝诧异。

皇帝对他这样的称呼,只在他十岁之前,那时他们兄弟关系称得上是亲近,他曾十分喜欢这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兄长。

他平声道,“多谢陛下挂心,今日好些了。”

“对常姑娘很满意?”

此话出口,皇帝心中复杂。

他曾因时煜为了给卫清晏报仇,而私自发兵攻打北陵而忌惮他,恼怒他,防备他。

甚至觉得他荒唐胡闹,将战争视为儿戏。

可如今知道卫清晏是他的女儿,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他又感激时煜这般做。

他这个父亲没能为女儿做的,时煜这个叔叔做了。

叔叔?

皇帝从御书房一路混沌过来的脑子,突然清醒了。

是了,卫清晏是他的女儿,时煜就是他的亲叔叔。

他们先前那般要好,要好得连太后都忧心时煜好男风,忧心两人会闹出什么不堪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