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育红班小伙伴不仅多,还没有作业的负担,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拒绝。

加上杨嫂子说的拿着棍子打都不愿意上学,肯定是育儿班有让什么让李景避之不及的人或事。

付雪瑶眼睛眨了眨,按理说这是人家的家事她不应该管的。

但她觉得李景那孩子看起来胖乎乎的挺可爱,杨嫂子人也不错,所以她还是忍不住提了一嘴:“嫂子,我觉得你可以耐心的问一下原因。”

“这个年纪的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他现在因为某些原因不想上育红班,再长大些,也可能因为一样的问题抗拒上小学。”

“要是他真的遇到了什么事情,是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

顿了顿她又道:“嫂子,你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可要温柔些。”

“要是有什么事情,尽量诱导他说出来,不要逼迫他,小孩子他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往往吃软不吃硬。”

接着付雪瑶又阐述了常见心理问题的危害。

几岁的孩子,大人常常会因为她们这么小的年纪,下意识会忽略她们内心的真实所想,也不会太在意他们口中稚气的童言童语。

但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孩子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想法和态度的影响。

付雪瑶觉得李景不愿意去学校的原因可能就两种。

一是因为受欺负了,这种欺负让他宁愿被爸妈打也不想去上学。

另外一种就是做了什么让他觉得丢人的事情,羞愧于去学校。

无论是两者中的哪一种,付雪瑶觉得都需要解决。

反正她该说的都说了,听不听就是杨嫂子的事情了。

杨春花耐心的听完了付雪瑶说的全部。

经过几次短暂的相处,她就觉得付雪瑶读过很多书,懂得很多知识,虽然有些话她也听不太明白。

但她就是相信付雪瑶说的话。

儿子回来后,确实对上学过于抗拒,兴许在学校里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像付雪瑶说的,没有问题自然最好,要真的有什么问题,影响到孩子日后就不好了。

杨春花答应道:“那行,我会好好问问李景的。”

她看向了付雪瑶:“小瑶,谢谢你今天跟我说这么多。”

杨春花知道,付雪瑶不是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人,她刚才说了这么多,也是因为把她当朋友,关心她。

换做别人,这吃力不讨好的话谁愿意说呢?

杨春花:“对了,你刚进门时说想要我帮忙对吧?”

差点她都要忘记了。

眼睛瞟到桌上的苹果和糖时才想起来。

她的脸不好意思的红了红,这小瑶又拿了水果又拿了糖。

也不知道这忙她能帮的上不?她一个农村妇女,啥也不懂的……

付雪瑶笑了笑道:“嫂子我这不是才搬过来吗,就想着在周六办一个暖房酒。”

“想邀请几个邻居还有行洲的几个战友和领导一起过来,暖暖房,热闹热闹。”

“可这人多了吧,要做的菜也多,我担心忙不过来,就想请嫂子过来帮忙。”

杨春花手一挥,笑道:“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啊,我当时什么呢,这个交给我肯定没什么问题。”

其它事情她可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但做饭这她还是会的啊。

毕竟她也围着灶台转悠了十几年。

这暖房酒她也帮过几回忙了。

总归是是能帮上忙就成。

“我也帮着其他人家办了好几次了,你放心,我铁定给你弄的风风光光的,不会给你丢人。”

付雪瑶做出一副不乐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