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1 / 2)

乖张孤僻?

他?

“你这老家伙,我什么时候说了?我从没这样说过你的学生,一个都没有。”

苏娘子不觉拔高声音,又用眼神谴责对方的揭短行为。

奈何老先生并不觉这是错处,反而继续道,“怎么没有?就他那副样子,说乖僻都是轻的。”

他摆起严师的架子,“子辕,师母当初说错了吗?”

周朔被问地沉默。

察觉妻子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他不敢回应。“乖僻”不是一个好词,至少不是她喜欢的性格。

于是他为自己狡辩,“也没有。”

“没有吗?当初你……”

苏先生的话被苏娘子截断,她笑着把老伴拉到身后,“我想起来了。你当时可文静了,又懂礼,还帮我干活呢。”

听到这话的周朔再度落入沉默,师母没想起他,这话只是在阿谀。

少时被先生带回家的他,哪有帮干活的眼力见?

当时的他根本就是问话不搭,哄也不理的性子。

周朔一时不知该怎么接话,贸然接下虚假的夸赞是违背事实。但坦然自己曾经颇坏的脾气,又缺乏这样的勇气。

不光彩的过去,总是难以让现在接纳。

“是这样,他是这个性子。”檐下的妻子融在光里,浅笑着应下师母的场面话。

信任使她盲目,接纳与实际不相符的他。

“你们帮金大娘买了干货,也该去问她要份喜糖。要是不嫌我们那简陋,不妨去坐一坐呢?”

“师母不嫌我们叨扰就好。”

在周朔没做出反应的愣神间,妻子已与师母做出决定。

从先生手里接过购买的干货,妻子又问道,“还有什么要采买的吗?正好一起买了。”

“都备齐了,只差这些要撒的谷豆。”

不善言谈的周朔,默默从妻子手中接过东西,便跟在她们身后亦步亦趋。

不过他不算孤单,先生也被师母丢到了身后。

虽未并肩,但也算复现前世的经历。

晴光朗日的巷弄,寂静幽长,无声息的静默被生活里细琐的温情浸泡。

这条长巷,先生与师母来回着走了一辈子。而长巷的尽头,是他们的家。

一个小院,一方石桌,一棵梧桐,是他们相伴一生的地方。

那么她和周朔呢?

姜佩兮不由陷入思索,他们的新家是不是也该这么仿照呢。

但出乎意料,入目所见的小院门楣与姜佩兮记忆中所去甚远。

楣上挂着红绸,门上贴着喜字,赫然是筹备喜事的模样。

“这是……”姜佩兮迟疑看向苏娘子。

老妇人像才想起般,笑着解释道:“新娘没有双亲,早几年被我邻家收留。但成婚有进门的说法,邻里商量后决定到我家来接亲。眼下新娘就在我家呢。”

姜佩兮本打算坐会儿就走,没想到还会遇上旁人,尤其是即将成婚的新妇。

她不再往前走,而是有些担忧地同苏娘子道,“新人成婚,我和子辕也没备礼,要不等我们买了礼物再来呢?”

“不用,进来吧。”花白头发的老妇推开门,招呼他们进家门,“该有的礼街坊都备好了,你们用不着再买。”

院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棵高挑的梧桐树。

仰头看它枝叶繁茂,迎风飒飒,姜佩兮不由想起梧桐院里的那棵梧桐。它更大、更繁茂,在前世见证了她与周朔十年的婚姻。

生疏,和睦,反目。

一年生疏,八年和睦,一年反目。

当开端不算美好,结局更是潦草,推演八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