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1 / 2)

找不到,谁都找不到。

静恩凭借自己的战绩,成了孩子的王。静恩娘则也凭着自己的能耐,威慑了学府的先生。

自那次起,学府里静恩说“一”,没人敢说“二”。

静恩问小弟们,知不知道她爹的爹是谁?

小弟们说不知道,又邀功似地说他们回家问长辈。可没人问出来任何消息。

静恩不怎么受先生喜欢,她常在课上顶嘴,把先生顶得含怒说“人心不古”也不收嘴。

而现在静恩不得不为了求知而低头,她捧着那册单薄的《王樆纪》跪坐到先生案边,又主动给先生倒茶。

白发白须的老先生吓得睁大眼睛,“小祖宗,你又想戏弄谁了?我配合你,都配合。但我这把年纪,实在是折腾不起大的了。”

静恩笑得乖巧,“他们说先生博览群书,知古通今,晓天下事。学生故此来请教。”

老先生眯起眼睛,捋须自得,“都是虚名。”

“且问。”

“敢问先生,世最高寿者是谁?”

“啊,是彭祖,年八百余。”

“先圣之学,最高之设想为何?”

“大同之治。”

“王氏至今有多少任主君?”

“算上今任,正好整五十。”

“王氏出了多少有封邑的郡君?”

“嗯……七十七位。”

“近五代郡君的封号有?”

对答如流的老先生卖弄起来,“莘夏郡君王纹,逢宁郡君王厝,瑾瑶郡君王樆。”

“瑾瑶曾与谁婚配?”

“不就是建兴的……”答案即将出口的那瞬,老先生声音卡住。

静恩则从老先生凝结的神情里,看出惊慌与后怕。

几乎立刻的,老先生站起身,“老朽才疏,不知是何人。”

看着老先生腿脚麻利地窜出学堂,静恩陷入了沉思。她又翻开从族堂顺出来的《王樆纪》。

很薄。祖母的人生似乎很单薄,像是什么都没做。

关于王樆本人的言行记录,只有两页。

可给她写悼词的人却很多,大儒、隐士、公侯当世所有的名人,都在这本《王樆纪》里留下了悼文。

并且全是赞誉之词,没一个说不好的。

里头有华丽冗长的骈文,也有满含哀思的短句。

最浮夸的骈文属于阳翟的裴老主君,一人写了五页。这份骈文引起静恩的注意,但她看不进去。

根据老先生没收住的疏漏,静恩找到建兴周氏在这本《王樆纪》里的悼词。

竟然只有一句。

[至高至洁,辉泽万代。]

这句悼词的署名,是建兴周氏。

没具体到人。

建兴周氏。

静恩盯着这四个字想了很久,一个已经成为历史名词的存在。为什么世上所有人,都对它讳莫如深呢?

静恩决定去问爹,“爹知道建兴周氏吗?”

听到这个问题的爹不大高兴,“少问这不该问的。”

“祖父是建兴周氏的人吗?”

静恩看到爹的脸彻底拉了下来。很快,他便成为怒火的奴隶,“谁跟你说这些的?”

人生第一次,静恩看到爹暴跳如雷。

“谁嚼的舌根?是不要命了吗?在这儿乱吠什么?”

祖父确然出自那个已经崩塌的建兴周氏。

静恩笃定了自己的猜测。

在这个时候,娘对他招手。

静恩走到娘的身边。

娘拉住她的手,又把她的手放到肚子上,然后轻声告诉她,“静恩,我们要多一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