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岫将飘起青烟的立香按进香炉里,“不让他们扩散就行。”
姜璃不懂他的意思,“怎么说?”
“封城。”
看着神龛中供奉的玉清神像,裴岫面色平静,他往后退了几步,向供奉的神明作礼,“敢有出逃的,立地诛杀。他们能自救最好,若不能,我们也只好焚城了。”
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格外平淡,就像是在点评今日的天气,是晴是阴或是雨。
漠然冷峻,是一个完全的看客。
听完裴岫的话好半晌,姜璃才说,“我们不能这么做。”
“这就是我们该做的。”
裴岫下达判定,“这种事,历朝历代发生了多少?我们插手是那么回事,不插手也就那么回事。”
“我要救他们,竭我所能。”
她的神色很认真,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裴岫不懂妻子的倔强执拗,“何必费这功夫呢?”
他回头看她。
姜璃看到裴岫面上流露出的困惑。
也看到他的面容与身后神龛内玉清的神像逐渐融合,竟然混成了一张脸。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可由有一线生机。”
姜璃看着他,一字一顿道,“我们该做的,是去抓取这一线生机。”
可惜她的志气,丝毫没感染到裴岫。
他只是讥讽地嗤笑一声,“随你。”
当姜璃不愿顺从他,露出她的反骨时,不欢而散多是他们的结局。
当下,便又是一场不欢而散的夜谈。
翌日去往畋猎场的行程,他们甚至没有共乘。
姜璃与郑茵共乘一辆马车,裴岫单乘一辆。
他们二人都是倔性子,一旦犟起来,谁也不肯给对方台阶。
眼下也不管外客在场,不管其他世家如何揣测,他们就这么僵持了起来。
对于能和姜姐姐共乘,郑茵显然是高兴的。
高兴得她马都不骑了,硬是穿着骑装坐马车。
许久不见的闺中密友,难得再获这样的私密空间。郑茵拉着姜璃说话,谈起年少时的往事。
姜璃兴致不高,只是勉强回应。
这弄得郑茵慨叹着惋惜道,“姜姐姐,你现在都不怎么笑了。”
姜璃恍然抬眼,“有吗?”
“有啊。”郑茵笃定地点头,“我来这么多天,都没见你笑过。”
听到这话的姜璃,下意识抿着唇角往上弯。
“敷衍。”
郑茵瘪着嘴,伸手去捏她的脸,“你这个笑也太敷衍了。”
姜璃便问,“那怎么笑才不敷衍呢?”
郑茵并没有给出如何笑才不敷衍的方法,而是道,“我觉得你现在很像姜王夫人。”
姜璃看向郑茵,浅色的眸中透出明显的困惑。
“真的,你信我。”郑茵拔高语调,听起来信誓旦旦,“尤其是你对阿泠的态度,简直和姜王夫人对你一模一样。”
“没有。”
毫不犹豫的否定,姜璃不信郑茵的话,“你看错了。”
“真的有,你看阿泠的眼神,跟她说话的态度。和姜王夫人对你小时候的态度,非常相像。”
撩起随着行进而不断飘动的车帘,姜璃往外头看了眼,“我只有阿泠一个孩子,不会偏心。”
“也不是偏心。”
郑茵仿佛也陷入困惑中,只嘀咕着说出这几日自己所见后的所感,“就是觉得,你喜欢她,又不喜欢她。”
姜璃没有将话题继续下去的欲望,她的头有些疼。
抬手揉了揉额角,为着苑门的事,她几乎一夜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