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讨论形式的,他只开放了25个选课名额,而且要求学生得有足够的工作经验,这样能更有效地进行分享。
不同于常规课程,每周起码上一堂课,这节实验课一个月上一次,一学期统共见学生四次,学期结束也没有期末考试,学生自己选个课题交一篇论文就可以。
石霖殊的专业研究方向是商务智能,每节课都设有相应的讨论话题。这种实验课虽然学分低,学生少,授课次数也最少,但总是他最花心思也最期待的课程。
第一节实验课在开学第二周的周四,晚上7点半,两个半小时的课,当中有个休息。
石霖殊习惯提前5分钟进教室,连上电脑调出课件之后,他就在讲桌边上坐着。趁着教室前方的灯没有打开,石霖殊扫了一圈学生。
这节课注册满了25个学生,已经大约到了20个。从外貌衣着上来看,应该是没有本科生,石霖殊对此还比较满意,不然还得花时间去劝学生退课。
教室座位是U字形的,没有死角,不管在哪个座位都能看到每个人。
快到点时,石霖殊走到门边准备开灯。
门被推开又进来三个学生,他就退了一步让学生先进教室。结果两个径自走了,最后一个停在了门口。
“石教授。”
石霖殊本来侧着身子也没在看进来的学生,这么近盯着人看挺不礼貌。听到对方用中文喊自己,石霖殊才抬头看了一眼。
“陈柯?”
“真巧啊。”陈柯回得很自然。
石霖殊心想选课时候,明明是能看到哪个教授的,真巧什么?
“嗯…进来吧。”伸手打开了灯,走回讲桌边上。
陈柯挑了个离讲桌最近的位子。
一上来石霖殊先做了15分钟自我介绍和课程介绍,讲课时他会均匀地扫视在场的学生。虽然好奇但他也没盯着陈柯看,就草草扫过几眼,觉得变化不大。
然后他让每个学生做自我介绍,包括在读学位,工作背景,为什么要选这节课等。
轮到陈柯时,他说自己读的是兼职MBA,在S城经营一家啤酒公司,最后一个问题他给了个很笼统的答案,跟班上起码1/3的人一样。
一般做自我介绍除非有爆点不然是不讨论的,陈柯说完也就轮下一个学生了。
听完所有学生的自我介绍,石霖殊觉得这班学生的质量很不错,夸了大家几句还说希望大家这个学期能有收获,然后就给了大家10分钟休息。
休息时有个男生占了石霖殊整10分钟,有好几个其他学生排着队但是没挨上问问题。
下半节课就进入讨论了,因为才半节课时间,石霖殊只给了个入门级的话题,让大家介绍自己工作中是如何应用商务智能的。所有讨论都是开放性的,可以表达自己想法,可以同意或者不同意其他同学的观点,也可以不发言。陈柯就没参与讨论。
下课快10点了,还有好几个学生排着队问问题,石霖殊有点累了就让他们几个围一圈一起讨论。又花了10分钟打发了那几个学生,陈柯还在位子上坐着看手机。
到人都走光了,陈柯才披上大衣走到讲桌边上。
仔细一看陈柯还是有变化的,轮廓没变但是眉目间成熟了不少,气质也更加稳重了。
“你介意吗?”陈柯都没开口,石霖殊手搭在自己电脑包上看着陈柯问他。
“噢…不介意。”陈柯没一下子明白过来。鹤子
石霖殊开始收拾电脑。
“好久不见。”陈柯又开了口。
“嗯…四五年了。”石霖殊并不想晚上10点还在教室里叙旧。
“石教授一点都没变。”
石霖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