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3)

对方学院有一位石霖殊正在写的论文的合着者,合着者已经成功申请了资金,直接发出的邀请,如果石霖殊能去的话,程序就很简单,换做其他教授,程序相对复杂一些。

主任还说他去的话,暑假的课可以取消或者安排别的教授,研究和论文在哪里都可以做,反正都是线上沟通。

石霖殊立马就明白了,院里是给他公款休假,便赶忙谢过主任,要了一个周末时间考虑。

陈柯思前想后了2个月,终于有点回过味来。

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去学校“偶遇”石霖殊显得最自然,然而当他在学院网站上查询石霖殊的排课时,发现他暑假完全没有开课。

陈柯觉得不对劲之后,住在S城家里观察了几天,石霖殊家厨房一盏灯一直亮着,一般人不在家时,为防入室偷盗才会这样留灯。

他又打听了一圈儿,问了梅姨、Jenn甚至褚翼,没人知道石霖殊去了哪里。

直到7月,石霖殊朋友圈发了一张滑雪照,定位在Queenstown, New Zealand。

照片里就石霖殊一个人,拍照者出现在了石霖殊的滑雪镜的反光里。

过了两天,褚翼在微信上告诉陈柯,石霖殊在新西兰访学,归期未定。

第76章

石霖殊刚到新西兰时正值秋末,等他在当地学校打完照面,适应了环境,能出去旅游时,已然入冬,除了滑雪并无其他很多娱乐活动。

天气一冷,合着者比他还懒,当地学术氛围本来就更加慢节奏。学校还天天好吃好喝地招待着,除了偶尔和合着者见面,石霖殊并无其他日常安排,也不需要天天去学校露脸,随心所欲得真的和在休假一样。

不出两个月,石霖殊都清闲得有些心宽体胖,眼看要迈入中年发福了。

到了8月初,他觉得这样的状态不能长久,也开始想念S城干热的夏季,更不想一年内经历两次冬季,便提早结束了访问,趁着暑假学期的期末,回到了M国。

新西兰与S城有17小时时差,石霖殊回来了几天,生物钟依旧非常紊乱。

周五晚上9点,便已经扛不住瞌睡劲儿,早早就寝。

才睡沉没一会儿,手机铃声忽然大作,第一通没被接起,对方没有留语音,直接打了第二通,才把石霖殊完全吵醒。屏幕显示No Caller ID,一般情况下石霖殊是不接未知号码来电的,特别是这种无来电显示的,就按了静音倒头接着睡。

第三通来电显示了一个本地号码,石霖殊预感和之前两通相关,诈骗电话一次不接就消停了,也没有耐心连着打三通。

石霖殊接通电话后,对方先是报了石霖殊名字要他确认,又自称是当地警局的警官,正在处理一场交通事故,其中有名受害者叫陈柯,目前已经昏迷。陈柯汽车保险卡上的紧急联系人是石霖殊,现在需要他赶去现场做surrogate decision-maker,以防万一。

听到又是昏迷,又是需要surrogate decision-maker,石霖殊立刻就清醒了。

电话背景非常嘈杂,不时有急救车辆的鸣笛声,时远时近。对方声音严肃又有条不紊,周遭还有类似其他警员的交谈声,一切都不像是诈骗。

石霖殊还是快速在搜了一下这个来电号码,没有查出详情,但也没有诈骗电话的举报记录。

对方见石霖殊半晌没吱声,以为是太震惊无法接受事实,还安慰了他几句,说好在事故不是发生在高速上,然后报了所在方位和自己的名字,让石霖殊到了现场找他,便匆匆收了线。

去年底陈柯更新汽车保险的时候,征求了石霖殊意见,想把他加做紧急联系人。两人那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