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慢吞吞的,别人家腻味了,直接给你发好人卡,哈哈!”陈母性子急,觉着陈柯追不上石教授,肯定是他不够努力,“你爸妈那时认识一年都结婚了。”
陈柯被戳中痛处,嬉皮笑脸地回怼了一句:“你们那时候有得挑吗?不就是介绍人带着,在工厂门口看一下戴着大红花的照片就定了嘛。”
“可是…”陈母还想接着辩。
“哎呀…你别催他,又不指望着他让我们抱孙子,孩子谈恋爱的事儿你别管,他开心就好了。”陈父默默在后排听了半天,觉得他太太才下飞机,见到儿子太兴奋,还有些哌噪,终于开口调停。
早在陈柯还在国内读大学时,他们就知道他招男生喜欢,那时候陈柯没开窍,所以后来他说要回M国追石霖殊时,陈柯父母也没太惊讶。
就是没想到陈柯喜欢上的这么难搞,回来一年了还没动静。
他们思想很前卫,只是希望陈柯能有个伴侣,同性异性都可以,关键就是得陈柯喜欢的。
“哎…爸说得对!”陈柯从后视镜看了陈父一眼,两个人颇有默契地对视了半秒。
陈母不太乐意得轻哼了一声,才算打住。
陈母面容姣好,一身宽松运动套装,头发随意地挽成一个揪,背了个很低调的黑色尼龙挎包。看似普通市井妇女,其实早年也是商场精英,和陈父一同打拼,攒下了陈家如今的家底。
陈父从商多年,最不擅长的还是社交应酬,私下非常木讷寡言。陈母八面玲珑,长袖善舞。两人一冷一热,一静一动,完美互补。
他们很年轻就有了陈柯,现在也才50出头。
陈母几年前已经退休,正在享受生活,陈父也处于半退休状态。因为是白手起家,他们也都特别接地气,退休后除了旅游,并无其他奢靡的爱好。
陈柯性格沉稳,大多是随了陈父,也归功于和谐安稳的成长环境。
陈母是南方人,做得一手正宗江南菜,和陈父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也学会了包饺子做面食。
周六一大早,陈母就拉着陈柯去了中国超市,张罗着要一起包饺子。
到了中午,陈柯和陈父一起包了几百个饺子,除了现吃的,其他都在冰柜里急冻着。陈母忙活出了一大桌拿手菜,也是留了现吃的,其他装在玻璃食盒里凉着。
看着几大玻璃食盒的菜,陈母满意地说:“这么多…够吃好几天的了。”
“妈…这么多啊?你们不是明天下午就走了嘛。”陈柯一直在包饺子下饺子,没注意陈母的菜量,买菜时他是预估量会很大,看着一桌子食盒,还是有点惊到,“你儿子不长个子了,吃不了那么多啊。”
陈母赏了陈柯老大一个白眼:“你傻不傻,给石教授送去啊。”
“……”
陈柯倒是没和他父母直说,他和石霖殊正在“冷静期”,就很模糊地说石霖殊周末两天都有事情,没法一起吃饭。
见陈柯没接话,陈父补了句:“你看这一桌子的,都是江浙菜…”
“对啊,你看四喜烤麸、油焖笋、八宝辣酱、熏鱼、素什锦…都是传统年菜,石教授肯定喜欢的。”陈母一道一道指着边报菜名,怕陈柯不认识。
八宝辣酱这道菜,陈柯的确连听都没听说过,他妈也没给他做过,可见陈母真是花了不少心思,替儿子操碎了心。
这要是让他们知道,石霖殊为了不和他们吃饭,宁愿跟陈柯冷战,估计又得数落他不是了。
陈柯点点头,又说:“我待会儿给他送去。”
晚餐前,陈柯把两个保温袋的食物留在了石霖殊家门口。卧室灯亮着,但他没按门铃,东西放下就走了,回到家才和石霖殊发了条短信。
第7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