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视线顺着信纸下移。
当年一别, 距今已过四载。
原以为此生再见已是奢望,幸得上天垂怜, 于行将就木之际再得相见,至此, 心中憾事已了。
当初之事疑点重重, 我年迈势弱,没能及时劝阻, 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
每每想起,总会心生感慨,恨人心难测,叹命运不公,让你小小年纪失去亲人,背负骂名。
原谅祖母的怯懦,你此番归来,本该心生欢喜,与你细数这些年的思念和牵挂,但我又实在不忍见到亲人相残,只能龟缩寺中,惶惶度日,妄图躲避,以此求得心中片刻安宁。
你与沈榭自幼相识,并肩走过十数载,历尽千帆,终成眷属,祖母真心希望你日后能够远离苦海,幸福美满。
这些年因心中郁结,一边怨恨自己的无能,一边又将心中怨气发泄于他身上,以后恐没有机会亲自解释,只能由你代为转达我的歉意。
祖母此后再不能护着你,往后你所行之事,切记小心谨慎,不可冒进,不可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待事情了结后,祖母希望你能够放下这一切好好生活,平安喜乐,一生无忧。
勿思,勿悼。
木清辞看完这封信,手中的信纸也早已被泪水浸湿,有些字迹也被晕开。
她的手收紧,捏着信纸紧贴心口处,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想起昔日种种,悲痛到无法自已。
最疼爱她的外祖母也没了。
这次回来,她就只见过她几面,也没有好好坐下来陪陪她。
她原想着,等她解决完这些事,她再跟她坦白,届时无论是打是骂她都认了,可她怎么就先走了呢?
她都还没来得及再唤她一声外祖母。
见她如此,沈榭心里极为不是滋味,他将木清辞牢牢抱在怀中,一句话也没说,任由她发泄。
毕竟这个时候,劝再多也没有什么用。
到最后,木清辞的眼泪都哭干了,她眼神空洞的躺在沈榭怀里,那一双眼睛红的分外吓人,故而流空接到消息后,在外面犹豫了许久才进去。
据探子来报,太后之前暗中让人去查过近段时间黎安城中发生的事情的原委,在启程准备回黎安之前才收到消息,她应该是以此推断出了当年的事是宣宁帝所为,情绪一时无法自控,这才使得病情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