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木清辞:人心易变,真心本就难得,若是失去了,往后便再难寻到了。
木清辞到幻音坊的时候, 周济琛正在与轻歌闲聊。
见木清辞走进来,两人都起身对着她见礼,木清辞一改常态, 并未回礼, 而是直接走过去坐下, 取下头上的帷帽,笑着出声:“不知周侍郎深夜约我来此,所为何事?”
“自然是有要事与姑娘商讨,”周济琛道, “不知姑娘可否赏脸与在下一同出去走走。”
“周侍郎诚心相邀, 我又岂有拒绝之由。”木清辞应了下来。
轻歌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 有些担忧道:“可我瞧着外面好似要下雨了。”
木清辞:“无妨,带把伞便可。”
轻歌没有再劝, 下去让人拿了两把伞递给云锦,便亲自将他们送到了后院门口, 再次嘱咐道:“姑娘万事小心,若遇到危险,一定要第一时间发信号。”
木清辞侧目看着周济琛, 轻声开口,“有周侍郎在, 定不会让我遇到危险的。”
说完,她又问周济琛:“周侍郎, 你说呢?”
周济琛颔首,“这是自然, 在下定会竭尽全力护姑娘周全。”
“那便走吧。”
木清辞与周济琛并排走在前面, 云锦稍稍落后他们一些距离。
恰好今日是九月初九,黎安城中没有宵禁, 就算天色不是很好,大街上的人也不少。
周济琛迟迟未开口说事,木清辞也不着急,在路过一处戏台子的时候木清辞停下了脚步,戏正好开场,三人便驻足观望了一会儿。
台上演绎的是一出孤女为父伸冤的戏码。
女角阿玉的父亲因与当地的一位商人阿卓有了利益冲突,被其谋杀,阿玉不忍见父亲无故惨死,去衙门告状,又被衙役刁难,在县衙门口从四块钢板上滚过才得以见到当地的县令。
县令是个好官,听闻她的冤屈后立即派人详查,得知她说的确有实情,便将阿卓押入大牢,下令三日后问斩。
然而就在行刑前一日,阿卓的父亲就向县令递上了另一份证据,当堂言明自己的儿子是被人阿玉联合另一位商人阿文构陷。
县令将众人带到公堂上对峙,威压之下,之前的人证却又突然临阵倒戈,纷纷承认自己是受阿文指使才诬陷阿卓,阿文在重刑之下也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还供出了阿玉与自己的儿子有私情。
阿文是县令儿媳的叔父,他所做皆是受到县令儿子阿吴的指使。
证据确凿,县令当场痛诉:“为父受事务所累,竟疏忽了对你的管教,竟让你犯下这等大错,我实在是愧对乡亲们的爱重。”
阿吴跪于地上大声质问:“爹爹是县令,如今是要将孩儿绳之以法吗?”
“你犯下错事,我岂能饶你?若是就此原宥,我怎对得起身上这身官袍,今日,我便亲手斩下你的头颅,还枉死的百姓们一个公道。”
说这话的同时,县令已经从一旁拔出长剑,刺进了阿吴的胸膛。
阿吴倒地后,县令亦是蹲在地上痛哭,“儿啊,爹对不住你......”
这出戏的最后,便是阿玉被拉上刑场斩首。
好一出大义灭亲的好戏。
看完后,木清辞出声道:“葛玉珂敲响登闻鼓一事,在黎安传的沸沸扬扬,有人将其写成话本,不止说书先生在茶楼酒肆大肆宣扬,更是有人将此编成一出戏,在戏台上演绎,唯一不同的便是阿吴和阿玉的结局。”
周济琛笑着点点头,抬手示意木清辞往前方走。
走了几步,木清辞又道:“吴王的结局应该不会是阿吴的那样,但是葛玉珂的结局具体会如何,那可说不定了。周侍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