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1 / 3)

从伊森的态度可见收容溶洞里肆虐的暴力因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赵如眉跟上队友,进入了颇具科技感的建筑里,两位持枪警卫沉默地跟随在一行人身后。

[……麻了。]

[我想知道提瓦明市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还以为昨天的巨蜥已经算boss了,没想到科技农场还养了一大群。厉害,厉害啊!谁看了不说一句厉害!]

[他们养这些东西要干嘛啊?我不明白,这么危险的玩意,为什么要养。]

[话说起来……这个伊森一直说表现好的执法猎人可以加入科技农场成为警卫。嗯,如果之前就有这个规矩,我想知道之前那些加入的警卫哪去了……]

[有没有可能他们也搞不定,所以才特意请执法猎人前来。]

[没差的吧,反正这群人又不用自己处理,警卫搞不定就找执法猎人,这批执法猎人处理不了,就再叫一批。实在不行,应该还是有后手的,只是当前的方案比较经济实惠而已。]

第145章 都市猎人(十三)

溶洞建筑的军械库位于电梯显示的3楼, 踏进电梯的赵如眉留意到电梯一角的摄像头,看了眼又收回目光,视线落在共计有6个键位的电梯按键上。

从进入地底开始, 乘坐了这么多回电梯, 还是头次看见这么多键位。

赵如眉头脑清明开始在心底复盘科技农场的路线。

想要抵达科技农场, 首先需要从市治安局乘坐专用电梯来到负一层, 当时的下降秒速保守估计在2米,10s持续时长,就是20米。接下来通过长廊的激光安检,再次乘坐电梯深入地底来到地轨站台。

这一回的电梯运行时长约在65s左右,且下降秒速比市治安局的专用电梯还要快一点。姑且算每秒3米,得到的深度就是195米。

提瓦明市的地轨路线估算位于地下210-220米之间,而地轨的时速就她估测, 大约在300km/小时左右。

地轨朝一个方向行驶了半个小时上下, 中途虽有倾斜感,但并没有转弯或是掉头,它的前行距离大概在150km。

而地轨抵达科技农场站后, 一行人又再度乘坐电梯下降来到科技农场小镇。这回的电梯运行时长约在58s,仍算每秒3米, 那么这回的电梯深度是174米。

截止到此刻,科技农场小镇已经离地面约有389米。

这个深度是什么概念?

首先是挖掘难度, 其次是建造作业难度, 最后是水、电、网络、用于生存所需。150km的距离只能抵达科技农场, 如果地轨覆盖了整个提瓦明市, 它又该消耗多少资源与资金?

这个数据除了参与人, 估计没有人能得到准确答案。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假设提瓦明市地面道路建设耗资1亿金币, 那么地轨路线耗资绝对超过5亿金币。

延伸来看,地下地轨的建筑,显然不止科技农场一家参与。

很简单。

因为脑内芯片与异常容器背后必然还代表着一股势力,假设科技农场是研发这些东西的公司。那么处理溶洞里暴动的异常现象,完全不必大费周折地在市治安局委托,更不需要从这批雇佣的执法猎人里挑选警卫。

他们可以用特殊手段处理,或是通过脑内芯片或是内部数据,找到最优秀的执法猎人,让他们上场轻松解决。而不至于还在市治安局挂个委托,舍近求远。

科技农场没这么干,这就表明脑内芯片与异常容器的生产商是另一家公司。提瓦明市除了科技农场,还有地位与之相当,或是更高的存在,地轨的铺设,地下的建造,绝不止一家所为。

但就像地轨站台是从起点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