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正俯身在桌前熟练书写。
以观众视角,本该看不懂这书写内容。但她每写一行,就漂浮起来一行小字:今鼓尾巷周氏、许氏邻里不和,详问得知乃越墙枣之故。枣生于周氏前院,后长至高大越墙向许氏院内。每逢枣结果,许氏必摘下越墙枣果悉数送还周氏,周氏误以许氏对枣越墙心有不满,时常在其门前蹲守欲商量锯枣。
知周氏行迹,许氏大惊,忧是屋瓦越墙引起不快。早起晚归,数月如此,欲多攒银钱截檐重修。工匠之日,周氏以为许氏搬宅,急于阻拦引工匠误会,匆忙唤上巡街捕快,而皆来公堂。
该事原是误会一场,却源自邻里自省互敬,县衙倡导邻里和睦,却不需畏如猛虎。
“好了!”
写完最后一笔的小姑娘抬起头,脸颊扬起明媚笑意,欢快自语:“可以张贴告示啦!”
伴随着一声镜头咔嚓,这位年轻女官被拍下,镜头一转,竟已经来到繁华热闹的街上。今日阳光明媚,街上往来的百姓气色与衣着肉眼可见地在变好。
穿着捕快服饰的春喜在人群里走动,忽地注意到有人掉了个钱袋子,他连忙靠近捡起,把它交还给了年过四旬的失主。这位失主惊喜道谢,春喜连忙摆手,脸上浮现腼腆的笑。
咔嚓
镜头又一转,来到孩童稚嫩朗诵的学堂里,身着长衫的二夫人手持一卷书籍,气质如青松,在孩童座位间走动。偶然遇上孩童都忘的一段,会声线清澈补上。
她偏头看向蝉鸣的窗外时,镜头抓拍下了最美的瞬间。
镜头一转,阴天里,一条坑洼泥道,一个青年正搬着石砖往返。有铺砖的工匠也有填泥的劳工,他抬手擦汗时忘了手里都是泥,擦得满头都是,在其他人提醒时,他自己也笑了。
咔嚓
长着大树的院子里,身着长裙的女子穿梭在一架架织造机之间,练习的妇人大多还不熟练,连最基本的上线都能弄混,女子附身边纠正边温声细语告知步骤,重复三五遍,乃至十几遍,从不觉得不耐烦。
咔嚓
又是一间院子,十几个竹筛里晒着饱满新谷,穿着灰白短袖长裤挽起发髻的女子正仔细地从这里面挑选出最为饱满的谷种,用作来年播种。
咔嚓
屋内拨弄算盘的女子,纵马下乡查田的田官,穿草鞋查看稻谷长势的老者,引水修渠的壮汉……一张张照片填满了镜头三分之二,却不影响观众再看新的镜头。
镜头又一转,忽地一声惊雷炸响,淅沥沥的大雨倾盆而下,顶着大雨正在挖土种树的山官,策马沿着河岸疾驰,勘察水位的水官。
雨停歇,风刮得手腕粗的大树东摇西摆,乡野里,身着官袍劝离危房修缮百姓砖瓦,自己差点被吹跑不得不抱住院子石磨的灶官……
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了一种努力,当上百张照片将整个镜头覆盖,哪怕所处背景不同,男女老少皆有,他们却不落庸俗,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