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石锋也在翻阅他旁边的一摞书,“都是历史类的书籍,杨英慈是文科生吗?”

辛心道:“大概率是。”

屋子里最多的就是书,两人先大致看了下杨英慈的书,基本都是社科类的书籍。

桌上的三屏电脑有开机密码,辛心瞬间头疼,他们对杨英慈的了解太少了,连她的生日都不能精准地定位到年份,几月几号倒是知道,因为洛冠清曾祝杨英慈生日快乐。

“我来。”

石锋拉开键盘操作,辛心再次瞪大眼睛,“哥,这是你的新技能吗?”

“嗯。”

石锋一边操作一边说,“之前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应该是回去学了,以防万一。”

辛心深深地吐出一口气,看来他更新的技能还是不够多,电脑方面他好像特别生疏,辛心活动了下手指,心说出去以后他也要学。

在石锋忙着破解密码的时间,辛心观察着杨英慈书桌墙面上的便利贴。

杨英慈是个很有条理的人,便利贴上写着时间和待办事项,其中有写“第三次对稿”、“和甲方开会”、“美工对接广告植入”等等事项,辛心不禁道:“她是不是写公众号的?”

石锋分神看了一眼辛心递过来的纸条,“有可能。”

辛心猛地一拍脑袋,“我记得杨英慈在微信聊天的时候经常给洛冠清分享公众号文章,会不会那就是她自己的公众号?!”

石锋眉头轻皱,“很有可能。”

“他们的聊天记录我已经复制过了,”石锋道,“我分不开手,手机在我兜里,自己拿。”

辛心立刻从石锋兜里掏出了手机,他刚打开,就听石锋道,“在文件夹里。”

“好。”

辛心找到了石锋设置好的“聊天记录”文件夹里打开,石锋已经把聊天记录导成了pdf的格式,辛心直接搜索,很快找到了杨英慈给洛冠清分享的公众号文章,这个公众号叫“玛丽说”。

玛丽说?是杨英慈的英文名吗?辛心掏出自己的手机,搜索玛丽说这个公众号,点开以后马上看到了粉色的小象头像,果然是杨英慈的公众号!

之前他怎么没想到呢!辛心懊恼地想,立即点进公众号查看。

杨英慈的这个公众号文章阅读量不低,每一篇都有几万的阅读量,看上去是有关社科方向的评论型公众号,针对社会上各种热点新闻进行评说。

最上面的文章发布于半个月前,文章名是“摆摊经济的背后”,辛心快速浏览,这篇文章以现在兴起的摆摊为切入点,实际是对现阶段经济形势的不乐观提出质疑。

辛心看得快,没品出来这篇文章多有深度,甚至他觉得这就是篇平平无奇的蹭热点文章,杨英慈用词冷静犀利,比较大胆,多次cue到读者截屏保存,以防文章被炸,这种噱头也是用来提高点击量的,其中还加入了某个奶茶加盟店的植入广告。

辛心退出这篇文章,一口气往下滑,越看越觉得他的判断没错,杨英慈这个公众号就是非常纯粹的蹭热度赚钱,说白了就是工作。

辛心紧皱眉头,又返回杨英慈与洛冠清的聊天记录。

杨英慈给洛冠清分享她自己的公众号文章不多,一共就三篇,还是在洛冠清的询问之下才发给他的,洛冠清的回应也多是大拇指送花表情包,夸杨英慈写得好,杨英慈回个笑脸。

不过有一次,而且就在一个月前,两人冷战前夕,杨英慈主动分享了篇不是她写的公众号文章给洛冠清,看文章标题应该是讨论印度女性被强-奸的问题。

辛心认真查看了两人的聊天记录。

【杨英慈:分享文章“印度女性之殇”】

【洛冠清:怎么突然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