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2 / 2)

工过去听课,”杨忠军继续道,“不仅有书,也有部分整理好的笔记,这个份数更少,需要的人要报名,统一安排人手抄录。”

人群再次沸腾。

下乡这么久,第一次有心脏被击中的酸涩感。

再没人比他们懂得,这种时候,这种话的份量,不夸张的说,现在多的是人不希望别人考得好,这样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就能又少一个竞争对手。

杨忠军这话一出,大家很容易想到他家里有好几个高中生,所以有书、有笔记都不奇怪,难得的是,他能在这种时候分享出来,说一句大公无私都不为过!

“报名,我我!!”有人第一个举手。

大家争前恐后喊报名,生怕晚了一步就落下自己,再次失去宝贵机会。

不过有了书和笔记还不够,肯定要有相应的资料和试题,题从哪来?

又会考什么内容,出什么程度的题?

甚至于老师哪里来?公社那边的老师大多自己也要准备考试,至于那些不准备考的,要么水平实在有限,要么本身成分问题太严重。

杨忠军再次提出建议,主席说过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向阳大队的人才在哪儿?除了知青点这些“文化人”,剩的就是牛棚里的那些了。

“改造改造,给国家培养人才怎么不算改造他们的思想?思想还升华了。至于要不要让他们发挥余热,为大队做贡献,由大家投票决定。”

“……对,对”有人附和,“就该让他们发挥余热,为国家做贡献!我同意!!”

“同意!”

……

经过全大队投票,应教授等人被从牛棚接出来,住进临时修缮的闲置房里,熟悉教材,准备稍后给大家讲课。

不过,这些人虽然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 但很少有专业当老师的,更没人参加过高考阅卷工作,也没人能说清刚恢复考试考试内容、难易程度如何,一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应教授等人商量过,决定按着以前高考的难易程度先出一套卷子测试大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