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怎讲?”
“千重岭位置险要,王爷若能将?其掌握在手中,确实?于大业有?利。只是千重岭里有?万重山,王爷能派十万大军将?其攻下,却无法将?这十万大军都留在山里镇守,等王爷大军撤走,那些流民匪寇依然可以?借着地势之便重回山里。如此,岂不是白费了力气?”
谢逢垂目拱手,“眼下还是东征更要紧,王爷可在一统北地与?东边后,再攻千重岭。”
郑王面露迟疑:“你这话说?的有?道?理,可本王顾虑的是,若在我东征期间,这千重岭被?南边几位反王所夺,来日岂不麻烦?”
“王爷的十万大军都夺不走,他们如何夺的走?”谢逢神色淡然地说?,“除非他们不想争天下,只想进山做匪寇了。”
郑王顿觉恍悟:“是啊!本王都不行,他们肯定也?不行!是本王想岔了!”
“至于如今这山里的,不过都是些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进山寻求活路的百姓,也?成不了什么气候,王爷不必担忧。”谢逢又?顶着一张神仙般的脸,云淡风轻地说?,“等来日王爷平定天下,令四海归顺,还百姓安宁,他们自会出山叩谢王爷的恩德。”
郑王喜欢听这样的话,他心情大好地听取了谢逢的意见,决定先专心东征,把千重岭的事往后放一放。
谢逢这才不着痕迹地松下眉眼。
**
与?此同时,江陵城往南百里外的一条小船上,一个胡子拉碴,浑身?是伤,脑袋上也?包着布条的青年,终于眼皮轻颤地从冗长的昏睡中醒了过来。
“师父你快看,这人醒了!”
青年撑开?沉重的眼皮,看见了一个年约七八岁,穿着件道?服的小童。小童长得白净可爱,但看起来瘦巴巴的,脑袋大,身?体小,显然是日子过得较为贫苦。
看见青年醒来,他高兴地跑出船舱,将?一个正坐在船头垂钓的老者?叫了进来。
老者?须发皆白,身?形清瘦,也?穿着宽大的道?袍。随着小童从外头走进来时,他脸色臭臭的很不好看:“醒了就醒了,你叫嚷什么?我好不容易才遇到一尾傻鱼儿,眼看它就要上钩,却被?你给吓跑了!”
小童挨了训也?不怕,反驳说?:“得了吧,您那鱼竿上都没有?钩,哪能钓得上鱼啊。您要是饿了就吃口饼,别再想着钓鱼吃啦。”
老者?气得吹胡子瞪眼:“你个黄口小儿,你懂什么!”
小童将?他推到青年身?边:“是是是,我不懂,您还是先看看这人,别叫他再昏睡了。这都快一个月了,他天天躺着不省人事,要我照顾,我都累瘦了好大一圈。我还是个孩子呢,再这么累下去该长不高了。”
老者?这才没好气地看向榻上已经醒来的青年,抓起他的手腕把了把脉:“算他命大,死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