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阳放下了心,他卷起报纸,“那就成。”

李学生有点好奇,“你跟我说你到底想干啥?”

张向阳把报纸放到自己包里,理所当然地道,“还能干啥,当然是跟对方打官司了。我凭什么要受他污蔑啊。我没干过这种缺德事。我当然要捍卫我自己的权力。”

李学生无奈摇头,“你可真闲。你哪有那么多精力跟这种人斡旋啊,再说了,你不怕得罪这家报社啊。”

这些记者能不招惹还是别招惹的好。哪怕同一件事,换个角度,换个描写,都能读出不一样的意思。他这是自掘坟墓。

张向阳却偏不,说他演技不好,他可以虚心接受,但是污蔑他,不成!

见他铁了心,李学生也不再劝,左右他也不愁没戏可拍。随他折腾去。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张向阳都没有自己打过官司,所以他直接找了一家看起来很厉害的律师帮忙处理。

他不差钱,他要捍卫自己的名誉。

这年代,除了人民英雄,还没有一个普通人通过打官司来捍卫自己的名声的。

律师听到他的要求,居然只是在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不得不提醒他,“张同志,这个打官司要一千至两千不等,您确定要打吗?”

这种官司都是没赔偿的,最多就是道歉。

“对!我确定!”

律师忙不迭地应了下来。

一个月后,案子就下来了,张向阳也从报纸上看到对方在头版头条上印出道歉公告。

这一次,张向阳火得发紫。

这个晚报是私人开的,刊印量并不大,但是这件事本身却是史无前例的。各大媒体都来采访他,甚至连电视台也出动了。

张向阳担心自己拒绝,对方会乱写一通,所以通通都接受了。

等报纸一登出来,张向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人说他小肚鸡肠,有人说他得理不让人。

但更多的人却拿他当榜样。觉得他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想法,据理力争,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的演员。

无论评价是好还是坏,张向阳都没有关注。他已经带着齐妞到了香港,准备他过一过当制片人的瘾。

跟着专业人士学了一年多的制片,他终于在八八年,开始尝试自己的第一部 作品。

为了开门红,张向阳选的是医院故事。

这个题材在国内非常新颖,就是香港也并不多见。

李世荣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张向阳请吴主任写的剧本。

为了写好这篇故事,吴主任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往第一医院跑,了解医院各部门的动作情况。

至于该用什么药,他也不好打扰医生,直接问何方芝。

她在读本科的时候就选修了西医,到硕士的时候,还中西合并一起研究过,算是多方面人才。

最终吴主任写的是发生在外科里的故事。通过他细微观察,把人物的平凡与感动跃然纸上。

张向阳看初稿的时候,又哭又笑,直夸他写得好。

他还特地把剧本给刘导看过。刘导指正了几处需要修改的地方,对这部剧本评价也是相当高。

这次导演换成了许导,不是他不想让刘国艺来导,而是刘导已经被周厂长安排导《唐太宗》去了。

不过许导也算是经验丰富,执导了不少好评如潮的片子。

资金到位后,张向阳就收拾行囊到摄影棚拍片了。

一直到何方芝博士毕业,他也没能赶回来。

何方芝博士毕业后,就留在中医学院任讲师,顺便在实验室做研究。

为了挑这方面的人才,她在各大院校走动。

今天也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