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刘导要拍电影, 马不停蹄地赶过来了,生怕错过这次机会。

所以他还真是没有时间看报纸。

刘国艺站起来, 从自己书架上取出一沓叠放很整齐的报纸, “瞧瞧, 这是最近几期的报纸。”

张向阳接过来,快速扫了一眼,现在的报纸已经不像去年那时候,全是改革开放和包产到户的新闻了,几乎全是法制报道。

打架斗殴,强|奸女同志, 意外或故意杀人,偷公家财产等等。

刘国艺见他看得飞快,估计他只看标题,便从其中一张报纸中找出一则报导。

张向阳把这则报导从上至下仔仔细细读了一遍,这才恍然发现,刘导这个剧本和这个故事有八成相似,“果然是艺术缘于生活啊。”

刘国艺叹了口气,“艺术加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上面让咱们拍这部片子就是为了警示民众。如果全是瞎编,那就失了真实,观众不信,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向阳一想也是,“您说得对。”

刘国艺把报纸重新整理好,“这三个角色,你准备演哪一个?”

三个角色最容易的应该就是这个二流子,形象单一。几乎没有闪光点。

工人这个角色戏份虽多,但是却不容易让人记住。

倒是这个反派大boss令人印象深刻,属于可怜又可悲的那一类人。

张向阳犹豫不绝,他指着这个反派问道,“这个角色有点不太一样啊?”

这年代的坏人都是有明显特征,属于站在人堆里就能找出来的那一种,但是没想到刘导居然颠覆这个传统。

刘导哈哈一笑,拍着桌子道,“一开始团长也不同意我这个设定。可我跟他解释了理由,他就同意了。你猜猜为什么?”

张向阳试探着道,“因为真实人物就是这个长相?”

刘导不置可否,“也有这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你再猜猜看!”

张向阳摸着下巴想了好一会儿才道,“我觉得警示作用的话。您是想告诉大家,杀人犯没有在脑门写字,有可能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当然也能体现出公安办案的高明,哪怕犯人再狡猾,最终都会被公安识破,有邪不胜正的意思。”

刘导忍不住鼓起了掌,“说得太对了。你小子对这行有慧根。不错不错!”

他顿了顿又问,“你还没说,你想演哪一个呢?”

张向阳徘徊了好一会儿,才终于下定决心,“我选那个杀人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