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出来的花样。”

秦夏笑道:“这有何难,两样都备上就是了。人多,能吃的花样也多。”

兴奕铭一听秦夏这么说,也不怕麻烦他了,先点了一道自己心心念念的九转大肠。

这道菜在秦夏离开后,他也吃过郑杏花做的,可以说得了六七分的神韵,却也仅仅止步于六七分了。

这顿饭局很快就攒齐了人,一听秦夏回来了,且要亲自掌勺,这些个掌柜一概把手里的事情推了,次日晚上便齐聚食肆,各个翘首以盼。

而这个时间,秦夏也早就和郑杏花一起,在灶房里忙活开来。

三年来,郑杏花的厨艺精进了不少,赫然有大厨风范了。

现在就是出去自立门户,都绰绰有余。

庄星则在半年前,听从秦夏在信中的安排,和大奎一起去了春台县的秦记食肆分店。

那边的分店,他们小两口也出了点银子,包括庄星攒的和大奎这些年挣的,赚得不是月钱,而是分成。

那边铺子离不开人,故而庄星虽然得了消息,也暂未回来。

秦夏打算择一日去春台县,看看铺子与酒坊,一并安排了事。

郑杏花虽比秦夏年长,这些年也早就因执掌店面的缘故,练出了掌柜的气势,但面对秦夏,她永远自觉把自己放在学徒的位置上。

今晚这桌席面,因各大掌柜都是冲着秦夏来的,她便领着两个帮厨一起打打下手。

秦夏答应兴奕铭给他们来点新花样,也确实为此精心准备了。

席面上不能没有鱼,这回秦夏做的,是一道侉炖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