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底用泡发蛤蜊干的清水,依次煮蛤蜊肉、下面疙瘩、打鸡蛋花。

这些都是一滚就熟的东西,又因蛤蜊肉本就自带咸味,所以只需出锅前加一点盐,并撒葱花点缀。

萧瑟冷清的秋日里,最适合喝一碗这样的热汤下肚。

肚肠暖了,再来一盅内府酒。

盛京时兴喝内府酒,和光楼也不能免俗地进了些来卖。

但虞九阙尝过,只说比真正的宫酿差远了。

后者秦夏有幸尝过,的确入喉绵柔,留香甚久,可见李鬼就是李鬼,确实永远变不成李逵。

喝酒当然要有下酒菜,烤过的鱿鱼干撕成细条,越嚼越有滋味,章鱼足泡发后切片焯水,捞出后和葱蒜、辣椒一起爆香,调味需用面酱,混合蚝汁、酱油、孜然、盐和糖。

这样的章鱼足,吃起来是甜辣口的,有点像现代小吃街的“铁板鱿鱼”。

如此一桌菜色,吃得商队一票汉子大呼过瘾,当即央着秦夏多做些来,他们好带着路上吃。

于是熟悉的桥段又出现了。

商队前脚刚把海货卖给秦夏,后脚秦夏又从他们兜里赚到了银钱,偏偏双方都各取所需,乐在其中。

……

干海货比起爆炒,更适合煮肉、煲汤。

和光楼很快推出了几道粥汤,譬如牡蛎瘦肉粥、干贝青菜粥、海带苗肉圆汤、扇贝豆腐汤……

因食材有限,为了让多一些人尝到,不得不限量供应,一时间间接促使酒楼的生意更加兴隆。

食客争先来尝,自家也没少吃。

这个时代海产运输不易,除了海边人家,大多数人都没什么机会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