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锅子上升到了“有情人必吃”的高度,实在出乎秦夏意料。
秦夏对诗的鉴赏力有限,唯独能品出其朗朗上口的韵律。
现成的广告词有了,他这个当掌柜的心思活络,半点不浪费,掏了一大把铜板和糖果子,让伙计出去教市井小儿们背会这首诗,谁能倒背如流,就发五文钱和一颗玉晶糖。
皮猴子们学习的劲头瞬间空前高涨,学会了以后,就忍不住四处念叨,踢皮球、玩沙包、跳房子的时候,嘴里都念念有词。
很快一首《记鸳鸯锅》传遍南城,还有往北城和外城蔓延的趋势。
后来慕名而来的食客里,果然多了不少一边吃锅子,一边眉目传情的小年轻,个顶个的嘴唇被辣得红艳艳,看起来十分“真情流露”。
秦夏蹭自己的热度,顺道推出配套的“鸳鸯饮”,实际就是鲜榨石榴汁,开胃又解辣。
……
爱喝“鸳鸯饮”的除了酒楼食客,还有当朝督公。
谁让石榴酸甜适口,可解他孕期的反胃不适,还有“多子多福”的好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