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夏尚可清闲几日,继续兴冲冲地围着灶台转, 顺便指点一下高阳的厨艺。
说到同样住在府中的邱川和邱瑶, 基本秦夏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
盛京太大, 督公府也很大,那些侍从虽然对兄妹二人态度友好,可两个孩子还是乐意粘着熟悉的人。
这期间管事妈妈徐氏看好了小邱瑶,得知这小丫头识文断字还会算账,有意留她在身边做事。
秦夏和虞九阙得知后, 商量了一番。
邱瑶年岁还是偏小,在齐南县当个伙计没什么,那边来往的食客都是熟面孔,不怕她被欺负了去, 盛京就不同了。
相对而言, 留在府里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两人也未就此擅专,而是问过邱瑶自己的意思。
邱瑶承认,自己比起端盘子刷碗,更喜欢看书写字和记账。
“徐妈妈身边缺个得力的助手, 既如此, 你往后就跟了她。”
徐氏得此消息,亦是欢喜。
同时又想,她入宫时未及豆蔻, 一朝得出宫禁早已是“徐娘半老”。
亲人皆不在, 身心沧桑, 千帆看尽, 早绝了成家生子的念头。
若能认邱家兄妹为干儿子和干女儿,膝下有人承欢,心里也能得几分慰藉,百年之后,坟前也不至于无人祭扫。
徐氏的说法妥帖,认干亲而不是义子义女,如此邱家兄妹也不会觉得对不起去世的亲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