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她被方蓉介绍去秦家做工开始,满打满算一年还不到,她就和那过年小娃娃放得窜天猴一样,从帮工到掌厨,从掌厨到管事,现下眼看又要成掌柜了。
她原本觉得自己会惶恐,会拒绝,然而听到最后,当秦夏说出那一问时,她却把脊梁挺直了些。
“大掌柜可否容我考虑几日?”
秦夏见她没有直接说自己不行,心中就已经多了份肯定。
说句实话,如果秦记食肆继续扩大规模,以郑杏花的能力八成是驾驭不了的,但他没有这个计划。
食堂做的是“快餐”营生,相对于食肆而言更加简明,甚至不用招待贵客。
这段时间,郑杏花大多数时间都独自在食堂那边操持,所做都被秦夏看在眼里。
她是够资格的。
一家铺子的掌柜不必一定是急言令色,风风火火的性子,静水流深者亦可。
况乎秦记食堂,本也是个热闹温暖的地方。
去那里吃饭的人,三教九流皆有,哪怕不售酒,也不允许食客当堂饮酒,依旧有许多人乐意掏一把铜板,去那里吃顿热乎的饭菜。
关掉食肆,是因为无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到秦夏厨艺的精髓,在秦夏离开后还能稳住食肆的招牌。
留下食堂,是为了“秦记”的名号还能继续在齐南县留存,不为赚多少钱,只为给这群伙计们留一个去处,也给他和虞九阙在这方小小县城留一个念想。
这里是“秦夏”的根,是他和虞九阙相遇、成亲的地方,或许多年之后,他们仍会落叶归根。
郑杏花之后是庄星,毫无悬念,他选择继续留在食堂,给郑杏花当帮厨。
“我的厨艺不及郑嫂子,需要学的地方还有许多,以后只盼着能给她分忧。”
秦夏点头。
他看好庄星的一点在于,他有上进心,却没有歪心思。
郑杏花比他年长,两人关系一直亲近,未来也能相互帮扶,作为铺子里的两个“元老”,遇事有人商量着总不是坏事。
最后是邱家兄妹。
早前秦夏从街上“买回”他们两个,一方面是食肆缺人手,一方面也是动了恻隐之心。
论劳力,他们两个肯定比不上成年的伙计,胜在识文断字,能说会算,人也伶俐。
过去他曾经打算把两兄妹留在齐南,现下却改了主意。
“你们愿不愿意同去盛京?”
“我们能去么?”
两兄妹看过来的目光,都填满不敢相信。
秦夏一下子想到他俩的卖身契还在自己手里。
“你们年纪尚小,在这里若无什么牵挂,去了盛京,自有更长远的前途可以谋取。”
而留在这里,到最后也只能是食肆的伙计。
和其他人不同,邱川和邱瑶的年纪在秦夏眼中,还是孩子。
既是孩子,就不该被早早地框定一生。
秦夏本以为邱川也要“考虑考虑”,哪知这个小子人不可貌相,居然很快做出了决断。
“我们愿意去,大掌柜您去哪,我们就跟去哪,不止当伙计,什么活我们都能干。”
秦夏看向邱瑶。
“小瑶也这么想?”
邱瑶用力点头。
“我想跟着大哥,也想跟着大掌柜,还有……”
她其实很想说出“小掌柜”三个字,可想到包括大哥在内的人,都嘱咐自己不要再提,她便又咽了回去。
她说话声音小,后面的字句秦夏本就没有听清,便也没有追究。
一个短暂的上午,食肆诸事敲定。
郑杏花带着归属于食堂的伙计回了雀林街,出门时正好遇上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