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杉的手指快速从屏幕上划过去,脑子里盘算着直接去机场,随缘订票的可行性。
她很快否决了这个想法。
过去的时间里,她太熟悉自己东奔西走的感觉了,安静却也无趣。
她这次不想一个人去旅行了。
程杉锁屏,出门往外走。秋深风疾,程杉忘了戴围巾,即便用力拢住风衣领子,仍然觉得凉嗖嗖的。
离开小区的时候,门卫冲她微笑致意。
程杉心念一动,走过去问他:“请问附近有旅行社吗?”
门卫是个热心肠,给程杉指路:“你顺着这条街走到头左转,在七中对面就有一家国际旅行社!”又说,“最近旅行好啊,淡季、实惠!要入冬了,往南方走才暖和哩。”
程杉笑笑,向他道谢,直接去了他推荐的那家旅行社。
互联网时代,旅游电商的兴起太快,传统旅游业还来不及调整战略就已呈现疲态。
程杉想起自己还在念高中的时候,正值国内传统旅游行业的盛年,入行门槛低,街头小巷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一家接着一家。
正规一点的大公司,海报时换时新,私人的小旅行社,小黑板上手写的广告挂在门口也常常更换出行班次预告。
现如今,自由行的流行和OTA的红火使得线下实体店接客量直线下降,只剩定制团和夕阳红老年团销量勉强维|稳。
经营不善或是没来得及转型的旅行社濒临倒闭,而及时促成了线上店铺的旅行社也在减少门店数量与规模以控制成本。
程杉高中陪程见溪去参加物理竞赛的时候,去过七中,她并不陌生。顺着路直走左转,就看见了路边的校门。
程杉看了眼手机――这个时间,学生们估计都正饥肠辘辘地熬着第四节课等待午饭呢。
她过了马路,来回张望许久,终于在两所辅导教育机构之间的夹缝里,找到一家名为“遨游天际”的国际旅行社门店。
玻璃门极窄,大约只够两人并排通过。印有旅行社名字的蓝底白字横贴贴在玻璃门中央,技术还不如天桥上贴手机膜的,“天”字下头鼓起一个大气泡。
程杉走得近了,看到大门上挂着锁,上面挤挤挨挨还贴了几张A4纸,其中覆盖在印有“旺铺转让,价格面议”那张之上的纸,写着“业务袁一会回来,有事加微信或者去隔壁找”。
那句话下头贴心地配了个微信二维码的图,和一个指向隔壁的单箭头。
程杉盯着那句话看了好一会,在对这家旅行社丧失信心之际,突然觉得下头那个微信二维码中间的照片有一点眼熟。
她回国后才用上微信,交际圈又那么小,统共加在一起不过十来个好友。所以程杉迅速地从自己的微信朋友中找到了对应的人。
程杉给那个人备注的姓名是:龙湾岛-袁导。是M?O去龙湾岛团建的时候,遇上的地接导游。
原来不是错别字,还真是,业务袁。
程杉顺着箭头往左看,是一家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都非常常见的中学生教育培训机构,私人经营的。兼做小饭桌业务,有偿“收留”因父母忙碌无暇照管的学生――每天放学后,学生会过来这里,在专门的老师照看下吃饭、做作业。
程杉绕进去,有两个家长模样的中年女人正在咨询双休日的补课费用,前台没空搭理程杉。
倒是有个拿着拖把里外转悠清洁地面的中年女人注意到程杉,大概是觉得她不像家长,问道:“你是来应聘的吗?”
程杉指了指隔壁:“我来找袁……”
她不知道袁导的名字,这个当口也不知道要给她加一个什么后缀称呼才比较合适。好在那人立刻意会,一扭头冲里面喊:“袁二宝,有人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