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你们都辛苦了,一人去领五十两赏银,回去好好歇两天吧。”尉王妃笑道。
护卫忙叩头谢了赏,垂手退出。
“咱们世子妃这是多大的才!”赵嬷嬷立刻上前一步赞叹,“哎呦咱们王府可真是不得了,先头有位那样的祖奶奶,这又出了这么位世子妃!”
“这话是能乱说的?这都是皇上的洪福。这个时候最要谨慎低调!”尉王妃横了赵嬷嬷一眼。
“是是是,老奴兴奋过头了。”赵嬷嬷赶紧自我反思了一句。
“让人记好,一个时辰能轧多少籽棉,一个人一整天能轧多少籽棉,用这个轧花机轧一天累不累。”尉王妃吩咐道。
“是是是,老奴亲自看着!”赵嬷嬷立刻表态。
尉王妃又看了一会儿,站起来,带人去挑了些刚刚送来的新鲜花样儿的衣裳料子等,打发人送往平江城,回到议事堂,抿了杯茶,吩咐去城外请史大娘子过来一趟。
阿囡走前把慈育会的事儿交到了史家姐儿手里,她一直控着没放给史大娘子,现在么,可以放心让史家姐儿操持慈育会的事儿了,正好,就把这轧花机的事儿交给她,这才是慈育会最该做的正事儿。
郭大奶奶和艾叶接进李文儒,问了一堆家里这个那个,烧了水让人侍候李文儒洗了澡换了衣裳,洪老爷和洪振业以及银珠一家已经到了,李文儒又被洪振业和银珠问了一大堆,说的口干舌燥,刚刚喝了杯茶,王府的小厮又来传话了:礼部的人就要过来了,赶紧准备好。
刚刚准备好,礼部的堂官就到了,带李文儒去学习演礼。
第342章 学问
顾砚从舅舅尉学政门下清客幕僚中挑了十来个人,各自找各自熟识的人探听。
江南文风厚盛,学社众多,文会频繁,尉学政来了之后,文会就更多了。
十来个人一天不落到处会文,几天之后,一篇篇信息汇总过来,至少杭城一带的学社格局、学子派别师承就越来越清晰了。
顾砚把白兴邦和范家两个儿子相关的信息单提出来。
范家两个儿子都资质一般。
范大郎和白兴邦曾经同在一个诗社,范大郎是会钞的主力,白兴邦因为拜在了伍杰入室弟子左钦荣门下,是诗社排在第一位的脸面,照周沈年的经验,范大郎仰视白兴邦,可他十有八九连白兴邦的下眼睑都够不上。
白兴邦和范大郎有点交情,这话范大郎应该不敢说,白兴邦这么说,这就值得玩味了。
白兴邦是伍杰一系,却这么下力帮吴荣做事,这就奇怪了。
顾砚在杭城又多呆了一天,见汇集过来的信息琐碎起来,留下周沈年和潘世易在杭城继续收集整理,自己赶回平江城。
李小囡比顾砚早一天回到别业,刚刚送走大阿姐,顺便在接到了顾砚。
“你大阿姐没什么事吧?我看她气色不怎么好。”顾砚和李小囡进了二门,问道。
“不是没什么事儿,而是事儿没断过。”李小囡叹了口气。
她们的布行几乎都是女子,嫁了人的有儿女,儿女还小的有姐妹兄弟,没嫁人的就更不用说了,就像当初洪老太爷求娶三阿姐一样,不知道多少人家羡慕洪家,羡慕倪家,羡慕尹嫂子一家,都想步洪家和倪家后尘,就算攀不上真真正正的王府亲戚,只要扯上一点就比没有强。
“你的事有眉目了?”李小囡岔开话题。
大阿姐面临的问题无解,人情如是,世情如是。
“拿到了一个人……”顾砚把白兴邦,以及在杭城查到的那些学社学阀门派关系大体说了,心情忿忿,“……你看看,一个个道貌岸然,满肚皮都是权银算计,就这样能做出什么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