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税收上,刘盈一边进一步降低田赋税率,简化了人头税。

大汉的人头税也是承袭秦制,分“口赋”和“算赋”。“口赋”又叫扣钱,是向七岁到十四岁未成丁孩童征收的儿童税,征收的税钱直接进入皇帝内库;“算赋”即成丁钱,庶民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都要交钱,这些钱进入国库。

刘盈为鼓励人口增长,直接取消了“口赋”。

那内库和国库减少的钱从哪补?那自然是“盐铁专营”了。

汉武帝的“官营制度”是“盐铁酒”专营,目的是敛财。汉昭帝“盐铁会议”之后,“盐铁官营”没有废止,只是改革得更温和了一些,更适合王朝长期征收。

后世王朝多沿用汉昭帝后的“官营”制度,即取消酒类专营,征收冶铁专项税,和食盐民造官营制度。

隋唐曾废除盐官营,让盐和铁一样,实行专项税征收制度。

不过后世王朝证明,盐这项收益是王朝最容易掌握的稳定收入,绝不可丢。而且在王朝和平时期,一个德才兼备的帝王,还能通过食盐专营平息物价,和开粮仓放低价粮一样。

刘盈当然自认为德才兼备的帝王,他能掌控专营制度。

此刻外敌未平,刘盈只放弃了酒类专营,盐铁都由官府经营。

民间怨声载道。

“庶民不可能怨声载道,怨声载道是原本经营盐铁和可以私铸货币的豪强富商。”刘盈教导刘恒,“身为皇帝,你要分清每一种声音背后的利益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