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会点评许多“虽然做的忠于大汉的事没多少,但论心不论迹的大汉忠臣”“可能年少有壮志的曾经的大汉忠臣”时,因《三国演义》将孙坚的戏份都挪给了别人,所以后世点评“大汉忠臣”往往没有他。
在正史中,在这个梦境副本中,诸侯盟军讨董,几乎全部都在磨洋工。就是袁绍全家被杀了,他也打仗不积极。
至于曹操和刘备,他们此时都说不上话,不能独自领兵,领兵也常被揍。
而在讨董之战中,唯一与董卓正面对抗,几乎以一人之力击溃董卓的,是孙坚。
华雄是他杀的,吕布是他击退的,董卓因被他打败退守长安。
在长安内乱时,汉献帝与公卿出逃,长安陷入一片大火中。
诸侯见没了目标,都在打自己的算盘。有的开始分割兵力,谋划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有的加入匪徒,掠夺财物和女人。
孙坚带着他的兵来到了汉陵,整修被董卓毁掉盗掘的西汉皇帝陵墓。
其中被董卓损毁最严重的,就是汉长陵。
虽然孙坚起兵是夺汉代其他地方官的权力,没少屠杀当地百姓,算不上什么好人。他忠于大汉的行为,有多少是为自己积攒实力也说不准。
但刘盈还是承了他的情。
毕竟孙坚是他在董卓那里当傀儡皇帝时,唯一将救他的行为付诸行动的人,也是唯一还记得他的父母曝尸荒野的人。
孙坚没和刘盈接触。
他是寒门豪族,没有太多家传经书底蕴,又是袁术的人,自没有借口与刘盈接触。
他带来见世面的长子孙策虽对刘盈好奇,听闻刘盈整日抄书读书,就不愿意来了。
孙策更希望和人比武,而不是和人比念书。
刘盈竟亲自来拜见自己,孙坚很惊讶。
孙策嘀咕:“难道他想投袁术?眼瞎吗?”
全家都倚靠袁术的孙坚,给了儿子背上狠狠一巴掌,拍得儿子哇哇叫。
周瑜其实很想向刘盈讨教学问,但孙策不去,他也只好不去。
听闻刘盈拜访,他比孙策更兴奋,便不由自主为刘盈说好话:“张君定是得知叔父高义,才来拜访叔父。”
孙坚苦笑:“我能有什么高义?”
他困于袁术麾下,正颓废着,周瑜夸他,他都提不起劲。
虽不明白刘盈的用意,孙坚仍旧很热情地接待了刘盈。
刘盈没有多说场面话,见面便奉上重礼:“谢乌程侯修整长安汉陵。”
孙坚困惑:“贤侄来拜访我,只是为了此事?”
刘盈笑道:“最主要的便是此事。”
孙坚积极与董卓作战,还能说他的考量更多在于扬名和累积更多资本。但修缮长安汉陵,就纯粹是善意了。
即使这个副本的刘盈诈死,大汉真正意义的名存实亡,孙坚也去修缮了长安汉陵。
刘盈在任何一次副本进程中,孙坚都做了同样的事。
刘盈每次都会来寻孙坚,若不能在孙坚活着道谢,在孙坚墓前也要敬一杯酒。
孙坚没想到还有人在乎汉陵,更没想到居然有人会因此向自己道谢。
刘家还活着的宗室很多,也没有一人提过此事。
毕竟长安的汉陵是前汉的汉陵,后汉的宗室对他们的感情很淡薄了。
刘盈竟然对此事道谢,孙坚反倒不知道做何反应。
刘盈没想过让孙坚有何反应,只是顺从本心,该道谢便道谢而已。
刘盈如此坦然,让孙坚更是无所适从。
夸赞他的人很多,刘盈这次非夸赞、纯感谢的行为,竟让孙坚第一次有种羞赧的感觉。
孙坚忙说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