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去了一些,剩下的没敢卖,怕栾老师拍照要用。”
“……不至于。”栾也被逗笑了,“做生意重要还是拍照重要?”
李弘阔不假思索:“那肯定是你拍照重要。”
“……真行。”
栾也还没来得及说别的,刚才打卡的游客已经一路逛着走进来,其中一个问:“门口那个灯卖吗,多少钱?”
李弘阔看了一眼栾也,刚想开口,栾也立刻截断:“卖。”
樊青接话道:“一百五。”
对方犹豫了一下,估计觉得有点贵。
“我们都是手工制作的,一一盏灯一套流程下来半个多月。”栾也指了指里面的各种设施,“保证你的是独一无二的。”
“你要是买的话,可以帮你写一句当地文字的祝福语。”樊青接着说,“很有纪念意义。”
真正的老板李弘阔终于接上了话:“……买两盏给你打个八点五折。”
客人明显心动了:“我能自己挑吗?”
三人异口同声:“能。”
两个人挑了三四分钟,挑走了三盏灯。每盏都让杨大姐帮忙写了一句话。
李弘阔又从房间里挪了两盏灯把空缺的位置补上,才开始拍照。
杨大姐也在,穿着民族服装和头巾。几人都没这么严肃的拍过照,看起来有些紧张,特别是杨大姐,局促得手脚看起来都有点不知道怎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