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晤用指腹摸了摸他的眉骨,一点点滑下来,在他唇角轻轻蹭一下。
其实他很喜欢也很享受适当地放纵或者沉迷,尤其在宣赢身上,那份柔凉总能令他欲罢不能。
然而相比于放纵,此时的宣赢更需要的是克制。
出院之前杨如晤曾与阮扬做过一番交流,阮扬告诉他,目前宣赢有很严重的分离焦虑,在他的潜意识里,杨如晤的身边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旦脱离,精神与情绪便会直接恶化。
同时阮扬又说,虽然这份安全区域的建立者是杨如晤,但绝不可以毫无底线地迁就,在他们的关系之中,杨如晤要保持绝对的清醒,引导宣赢如何正确地重新与外界联系起来,若一位纵容,宣赢永远不会主动站起来,只会愈发依赖,甚至放逐自己,对他百害而无一利。
就好比长了蛀牙的孩子还是总要糖吃,若大人心软一直给,别说牙齿会全都坏都,很有可能牵连起别的症结。
所以在以杨如晤为中心的环境下,宣赢确实处于一种倍感安全的区域里,杨如晤可以给他鼓励给他安抚,但除此之外,杨如晤需要做一个理智且心狠的大人。
事实证明阮扬说的确实没错,出院一周有余,宣赢对杨如晤的过分依赖比住院期间还要严重。
玲珑阁比病房大了很多,家里的摆设又很少,这让宣赢心里也变得很空,只要看不到杨如晤,他就会焦灼的无法自拔。
他经常在某个深夜惊醒,然后控制不住地泪流满面,又怕吵醒杨如晤,就只揪着他的衣角默默地大口喘气。
这些失落的情绪杨如晤每次都能接住,宣赢醒来时他同时也会醒,他会温柔地注视宣赢几分钟,确认他自己无法平复,便起身将他抱在怀里,一遍遍地说他一直在。
宣赢抓着他的睡衣衣领,一边吸气,一边胡乱地点头。
这种状况在之后几天有了好转,宣赢能睡几个安稳觉,但某一天清晨,杨如晤正在做饭,突然听到宣赢在卧室发出一声尖锐的叫声。
锋利的菜刀划破了手指,杨如晤来不及处理,奔到卧室,宣赢倒在地上,哭喊着说他心脏好疼,四肢也疼,像有虫子在啃他。
然而还没到医院,宣赢说他忽然又不疼了,并且态度坚决,拒绝去医院检查。
杨如晤近日没少翻阅关于双向情感障碍的书籍,微信里也加了阮扬好友,宣赢近期呈现出的所有症状,大多属于病情的正常反应。
回到家,宣赢才发现杨如晤手指上多了一道伤口,他默默地找出医药相关,消毒上药。
待处理好,宣赢说:“你好久没去律所了。”
“嗯,不忙。”杨如晤让他自己待着,准备去收拾厨房。
“你去工作吧。”宣赢扬起笑脸,“我也去,好久没去天星了,手艺都快丢了。”
转移注意力也不失为一个缓解办法,杨如晤问他:“真的想去吗?累的话可以在家待着,等休息好了再去也可以。”
宣赢耸耸肩,让自己看起来很轻松:“哪能一直在家,懒死了。”
所幸律所与天星都在金海街,二者距离不远,若真有什么事,几分钟就可以赶过去。
临睡前,宣赢心中再次浮起几分焦虑,做了一天的准备,不仅没放松,反而让戒断反应提前来了。
“我们工作的地方很近。”杨如晤安抚道,“不怕,早上一起出门,我送你到天星,中午有时间可以一起吃饭,然后晚上你等我忙完,我们一起回家。”
宣赢没出息地乐:“你好像在哄幼儿园小孩子上学。”
“是吗?”杨如晤也笑,“那宣宣上学需要零食吗?明天给你找个包,装一些?”
宣赢乐的眼泪都出来了,还没笑完,他往杨如晤怀里一扎:“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