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原驻嘉宾听到动静,也接二连三地从小木屋里走出来欢迎林越舟。

汤倩落后几分钟,下车时,只一个摄影师回头补了两个镜头,补完便匆匆小跑两步,继续将镜头放回林越舟身上。

到门口欢迎的原驻嘉宾也热情地引导林越舟往小木屋走,边走边贴心地介绍小木屋周遭的环境。

汤倩则被冷落在后,她似乎习惯了这样冷遇,只是笑笑,若无其事地跟着工作人员进去。

小助理见状,忍不住嘟囔一句:“……节目组怎么这样啊。这不就是见人下菜碟嘛。”

汤倩歪头做出一个噤声的动作,提醒小助理“祸从口出”。

小c也意识到自己刚刚说错了话,忙不迭地摇头,表示再也不说了。

节目组从他们下车那刻起就开始录制,林越舟被三个原驻嘉宾裹挟着往前走也不好停下来。

原驻嘉宾都是圈里的前辈,话语权极高,即便林越舟现在热度大、商业价值高,也不得不谦卑一点。

余光注意到汤倩一直没跟上,且被排斥在了镜头外,林越舟抿了下嘴唇,故意慢下步伐,假装不经意地同其中一个嘉宾问询“这一路过来挺辛苦吧”的原驻嘉宾讲道:“我倒是不辛苦,辛苦的是汤老师。”

听林越舟提起汤倩,原驻嘉宾们顿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当即回头,满脸歉意地说:“汤老师一路过来辛苦了。”

汤倩没想到林越舟会主动cue她,她愣了半秒,嘴角微微上扬,礼貌道:“不辛苦~今天天气挺不错的~我很庆幸能来到这个节目跟各位老师学习~”

原驻嘉宾像是找到了台阶,朝汤倩疏离地笑笑,扭头继续跟林越舟搭话:“适合割稻子。林老师有下过地?今天的活儿可是有点繁重。”

林越舟回头看一眼落在后面的汤倩,若无其事地回复:“没有这样的经历。不过挺期待。”

其中一个原驻嘉宾姓李,叫李彬,是某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在娱乐圈混迹了三十多年,主持了不少火爆节目,扶持过不少当红艺人,在圈里有“大好人”之称。

李彬闻言,跟林越舟笑着说:“你们先进屋休息会儿,休息好了再下地。我们这个节目别的都挺好,就是有点费体力。不少嘉宾录完节目回去都说睡眠质量好多了。”

林越t舟点点头,玩笑道:“那我今天得好好努力,争取晚上睡个好觉。”

其中一个原驻嘉宾姓王,是某电影学院的老师,手底下的学生在圈里都有名有姓,他自己也获奖无数,如今已经娶妻生子,处在半隐退的状态,算是世俗意义上的人生赢家。

王老师站在林越舟右侧,口吻平淡地问:“小林是哪儿人?”

林越舟谦逊回复:“山东青岛。”

王谦想了想,感慨:“好好好,跟李老师是老乡啊。难怪个子都高,人均850了吧?小林你多高来着?”

林越舟:“858cm。”

王谦继续夸:“不愧是是山东人啊。小伙子真不错。”

“……”

汤倩一直默不作声地跟在一行人身后,没有任何插嘴的余地。

小c被节目组安排在一旁休息,没法提醒汤倩主动找镜头。

或许她也明白,就算汤倩无意间闯进了镜头,后期剪辑也会将她的镜头剪掉。

出镜的几人在小木屋的会客厅待了不到半小时,李彬就主持着汤倩俩下地,两人各自分到一把锋利的镰刀。

现代农业科技其实很发达,现在大多使用收割机等大型机器,但是这边受地形限制不说,节目组只租用了一亩稻田,并不多。

所以为了让嘉宾们体验生活,还是选择了最原始的工具。

那块农田就在小木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