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2 / 2)

何高尚之人,可对方此时的叹息实在虚伪,且将渔翁得利,称之为无力阻止

正如她方才所言,提醒长孙家的办法有很多,那么,当时在那座枫林中,面对并不警觉的明谨,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救人的办法也有很多。

哪怕不出面救人,只令他的护卫暗中出手吓退明谨,打断那场行凶。

他没有选择救人,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因为于他而言,放任明家的世子杀掉长孙家将为太子妃的嫡女,这件事无论怎么发展,都是消耗外方势力的好选择。

察觉到那少女眼底的变化,李录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问她:“常娘子觉得我此举很不应当,对吗?”

这句话本不在他的谈话计划中,她如何看待他都没有意义,但不知为何,他却还是问了出来。

那少女答得很简单:“是。”

李录:“那常娘子为何不直言指责叱骂?”

“叱责无用,且我并无立场叱责荣王世子。”

“可常娘子心中必已将我视作冷血虚伪的卑鄙小人了吧。”李录有些自嘲地一笑,“可若将常娘子自幼长久置于我之处境,经历我所经历的一切之后,常娘子或也会这么做。”

他似还要再往下说,却被那少女漠然打断。

“我方才说我无立场叱责荣王世子,但并不代表荣王世子可试图‘教化’我,且借此虚无假设,来以我之经历不足暗指我天真浅薄,不懂得世间艰险无奈。”

常岁宁看向那青年,眼神淡漠:“各人选择不同,如若荣王世子问心无愧,自行其道即可,又何必试图说教同化于我,欲令我感通认同正如我也没有拿出我的诸多道理,甚至也不曾摆出名为道德的天然压制,来试图说教感化于荣王世子,不是吗?”

李录怔然沉默许久。

他经常于人前沉默,或是出于伪装,或是为达到什么目的……但此刻不同。

好一会儿,他才复杂一笑:“常娘子说得对,是录自以为是了。”

常岁宁无意与他切磋探讨对错高低,也不认为对方值得自己过多消耗无用的情绪。

众生百态,看得惯就看,实在看不惯就往高处走,待站得足够高,能力足够大时,便不需要将这世间的主宰权交到看不惯的人手中,便可去制定她自己看得惯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