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2 / 2)

应国公与次子闲谈间,随口教育道:“……如今局势不比前些年稳固,正因你们是明家子孙,才更要谨言慎行,千万不要学你们长兄的坏毛病。”

少年恭儒地应下。

父亲实在多虑了,长兄的性情是父亲和嫡母一手养出来的,他们这种自幼活在嫡母阴影敲打下的庶子,又哪能学得会这种高难度的东西。

偏他父亲大约是觉得大的养废了,重新养个小的要加倍用心些才行,故而还在继续说教。

“争强斗狠,鲁莽行事更是不可取,且看那位常家郎君如今的下场,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这样一比,他家那逆子竟还算安分的了。

真要摊上常家郎君那种冲动无脑、连长孙家的女郎都敢乱杀的疯儿子,他真是要没活路了,干脆收拾收拾直接撞死在阿姊面前得了!

应国公莫名几分庆幸,又觉管束家中子女势在必行,遂继续教导起了次子。

……

大理寺前衙中,身上仍穿着被抓时那身衣袍的少年,此刻跪在大堂之内,相比那日离家时的意气风发,此刻只剩下了狼狈不安。

“你不肯承认杀害长孙七娘子之事,那玉佩之事,你又作何解释?”

问话的是刑部侍郎,此案由三司会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