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璟:“……”
常岁宁拜罢三下,乔祭酒朝她笑着招手:“来为师这里。”
常岁宁遂上前。
“为师也给你备下了一份拜师礼。”乔祭酒说话间,有一名书童捧着长匣走来。
众人皆看向那长匣。
那些受邀而来的十来名国子监监生,心中已有答案。
有人比了比那匣子的长度,小声道:“祭酒何时钓了条这么长的鱼……”
“既放入匣中,想必是晒成咸鱼了吧。”
于是,常岁宁也做好了会看到一条够长又够咸的鱼干的准备。
但匣子被书童打开,被乔央取出的,却是一把伞。
伞柄为上好紫竹,伞面之上绘有青色山水。
“这把伞是你这位老师亲手所制,这三日连鱼都顾不上去钓了……”王氏笑着看了眼乔祭酒,温声对常岁宁道:“拿着吧。”
常岁宁回过神来,双手接过,捧在身前。
她看过去,只见乔央、王氏,皆含笑注视着她,再往一旁看,还有满脸欣慰的老常。
赠伞有庇护之意。
而没有这把伞,没有这场拜师宴,他们也在也会庇护着她。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就是她的家人了。
但她更想做的,是有朝一日能成为庇护他们的人。
“多谢老师相赠。”常岁宁认真道:“学生持此伞,必坚求知之心,无论晴日霜雪,定风雨无阻,无分昼夜,勤勉进取。”
乔祭酒听得怔住,片刻后,不免欣慰动容地点头:“好,甚好……”
甚好就甚好在他自己都不知道送把伞还能有这么深层次的寓意。
果然,懂事的学生,懂得帮老师拔高立意。
四下众人多是含笑点着头。
“怎突然觉得祭酒这学生收的……也不是那么胡闹了?”有监生小声再小声地道。
他身边的同窗深以为然地点头。
拜师礼毕,常岁宁看到了站在一旁观礼的崔璟,朝他走了过去。
107 以文会友,以诗为柬
崔璟能来,常岁宁是有些意外的。
那晚在国子监内,她出言相邀时只是觉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却并未报十成希望而当晚热情声称“三人同行,岂不热闹”的姚廷尉,今日早早一个人就来了,显然是将所谓同行之言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论起用完就扔,与姚廷尉相比,常岁宁是自愧不如的。
崔璟是受她所邀而来,她此时便主动上了前去寒暄:“崔大都督”
常阔见着了崔璟,也大步走了过来,虽也有意外,更多的是热情:“怎此时才过来?再晚上片刻都要传菜了!”
他与崔璟的熟络程度非他人可比,说起来话一贯随意。
崔璟解释道:“玄策府中有些公务需料理,便来得迟了。”
元祥悄悄看了一眼常岁宁。
忙公务是真,但半路帮着常娘子安排的人一同散布拜师宴的消息也是真。
“最近应也无甚急务需要料理……难得过个端午,你也歇一歇。”常阔与崔璟说道。
崔璟点了头应下,示意元祥上前。
元祥自同伴手中接过一只匣子,笑着走上前:“常小娘子,这是我家大都督为您备下的拜师礼。”
常阔捋着胡子笑道:“崔大都督有心了!”
他甚少见崔璟给谁备礼,毕竟对方也从不喜欢参加什么宴会。
崔璟能来已叫人意外,不曾想竟还特意备了礼。
“多谢崔大都督。”常岁宁虽也觉意外,但知崔璟此人性情,便也未有客套推辞。
喜儿便上前接过元祥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