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2 / 2)

由此亦可看出,盯着皇夫之位的人不在少数。

卢夫人这几日为此很是吃不下睡不好。

崔琅回来也有三五日了,如今携族人们住在李岁宁让人为他们安排的宅邸中。

有官员询问过崔琅,是否要住回安邑坊,崔琅想也没想便婉拒了。

安邑坊曾是清河崔氏在京中族居之处,那里承载了崔氏昔日盛极百年的荣光。

但在崔琅看来,昔日已成过去,更何况他这一支族人已经被割离了出来,而今好不容易走在了一条崭新的路上,若再调头回返腐朽旧道,与自毁又有什么区别。

昔日不必追忆,着眼日后吧。

回京的路上,崔琅打探过父亲崔洐那一支族人的近况,李隐大败之前,崔洐仍在外为朝廷招安各方势力,途中,崔琅收到父亲来信,崔洐信中言辞淡漠坚定,重点只在一句:【既已分族,便无需为我等求情。】

崔琅看罢,叹了口气,对信自语:【多虑了吧,我压根儿也不敢啊……】

那是李隐同党,他拿什么求情,他身后全部族人们的前程吗?

大是大非当前,他崔琅又算是个啥,国政大事岂容他来混淆。

若他这样昏头,便就白费祖父当初一番苦心安排了。

但崔琅相信,依照他父亲的脾性,对李隐叛国之事必然是不知情的,而万幸皇太女殿下不是嗜杀报复之人,待查明全部内情后,至多只会依照律例发落……大多数人想保住性命应当不难,但就此衰落却是逃不过了。

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愿赌服输,谁也没有抱怨的理由。

卢夫人看清了这形势后,到底还是心软了些,遂交待儿子,若他父亲日后当真太过潦倒,还是要接济些,总不好好叫人饿死了去,饿死生父,那是有损阴德的事。

卢夫人近日早晚都在烧香。

外面那些不赞成她家大郎做皇夫的传言,听得她心神不宁,气不打一处来人家两个天作之合,一个愿娶,一个愿嫁,怎就轮到这些人来叽叽哇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