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2 / 2)

少还保有一份体面尊严。

本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人物栋梁之臣,此刻却陷入这般境地,实也叫人唏嘘。

但最叫人唏嘘千百倍的,还当数那位“皇太女”。

原本大好形势,偏要孤身入死境,如此胆魄决心叫人敬佩,也必当被铭记,但是同这些死后之名相比,她原本是有望与荣王相争之人……

她动身入北狄的时间,要比荣王入主京畿还要更早一些,至今都未有音信,只怕当真是葬身北狄了。

而史书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百年后,史书上只怕也不会承认她的李氏身份,就连功绩能否被如数载入,也要看当权者的气量和心情。

虽是初春,江都城中却一片萧索气态。

许多官员屡屡登门江都刺史府,只想求来一个皇太女安在的消息。

常阔已多日未曾出现在人前,据说是病了,悲怒攻心,触犯了旧疾,病得很重。

而与淮南道相邻的江南西道,宣安大长公主府中,已在准备动身入京事宜外人看在眼中,明白这是形势所迫,纵然是大长公主李容,也不得不顺应大势了。

各处都在着眼于三月三的登基大典,唯独西北方的将士百姓顾不上去探听京师的热闹消息。

尤其是朔方的将士们,一切归拢向上的气象都与他们无关,他们抵御着吐蕃大军,未敢有丝毫懈怠,唯余满腔愤恨,愤恨来犯的异族,愤恨即将登基却与他们有血仇的伪君子李隐。

吐蕃军在关内道与河东道之间的地带受阻,眼见太原就在三百里外,大军大半月间却迟迟无法再前进半步,而抵挡他们的正是朔方军马,却不止朔方军。

此次进犯大盛,由吐蕃王亲征。

此刻他正质疑有人提早走漏了他行军的消息,否则他一路急攻而来,根本没有留给各处调布兵力的时间,此处又怎会布有这样的重兵把守拦截?这倒像是早有部署!

况且,不是说如今的大盛北部已是不堪一击的光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