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1 / 2)

“好。”崔璟:“我们回家。”

正月初九日,盛军正式踏上了归程。

李岁宁车内安坐,崔璟在前方为她开路。

阿点也和无绝一同坐进了马车里,此刻二人正盯着车内那两只被毯子裹着的小东西瞧。

那是在动身前,御风丢进来的。

先是一只,再丢来一只,两只统统都丢到了阿点怀里。

被御风亲自选定的带娃人阿点捧着怀中扑棱个不停的小鹰,很是手足无措,求无绝帮他想想办法。

二人一阵手忙脚乱,将那两只绒毛褪去,已生出了褐羽的小鹰仔细包好,也不管它们需要与否,带娃嘛,不都是这样的。

此时,阿点盯着它们,看着它们尚有些稀疏的头顶,突然发现了什么秘密一般,惊讶地说:“无绝大师,它们长得好像随了你!”

无绝气得不轻,更气的是他竟然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你这倒霉孩子!”无绝恼得就要打人。

“我是说以前!”阿点赶忙抱头改口道:“现在不像了!”

无绝将打人的手收回,摸了摸头顶的假髻,哼了两声,枕臂睡下,不理阿点了。

阿点很快为两只小鹰的名字犯起愁来,他央求无绝算俩名字出来,无绝依旧气哼哼不理会。

拖家带口随行的御风,主动在前方探路,是一名十分称职的斥候。

鹰啸清亮,天际高远,积雪消融之下,渐露出青青新草色。

走在这条大胜归途中的将士们,无不心绪昂扬,迫切地想将这份浩大的捷讯荣光带回国土。

628 请荣王承继大统

去岁初秋,李岁宁率四千骑兵深入北狄。

彼时在这几乎不被看好的大胆决策之下,此四千骑兵无不怀视死如归之心,决意蹚入火海,为家国行釜底抽薪之险举。

最终他们做到了,以千人伤亡为代价,扑灭了这场灼天之火,将丰功与太平带回了故土。

有军师言,这场深入北狄之战,免去了万万将士子民伤亡,斩断了本该数年鏖战不止的血腥罪恶之途。

它的意义是重大的,那些为此而牺牲的将士,他们的名字将和这段光辉的战绩一同拓入史册,被后人铭记。

入北狄者如此,守关而亡者亦如此。

崔璟率兵行至半途,扎营于前线的北狄军开始有序撤退北归,双方兵马时而擦肩,北狄军遥遥屈臂行礼,这一礼间,有着免于无数血肉变白骨的生死意义。

王后让元利出动了千骑,跟从护送李岁宁离境,他们在后方驱赶着认降上贡的牛羊马匹与金银器物,浩浩荡荡,南行而去。

化雪后的路并不好走,又遇几场雨水,行军归程难免被拖慢,急也急不得。

在这缓慢的归程中,愈往南去,天愈暖,风愈和柔。

但从关山之后、大盛境内陆续传来的一封封密报,却满挟不安分的躁动与喧嚣。

那些密报每每先经崔璟之手,再送到李岁宁的车内。

战时异国之间消息传递极为不便,为了保证消息传达,许多密信是重复的,而所述内容最早距今已隔两月余。直到越往前去,随着传递距离难度被缩短,信件上传达的事件内容才逐渐变得相对及时。

那些一封封先后传来的急报,铺展开来,仿佛合成了一幅正在被野火烧燎着的万里江山图,图中每处局面在李岁宁眼前逐次放大。

有些消息在意料之内,有些变动却在常理之外。

去岁冬月中旬,吐蕃大军入境。

崔璟对吐蕃犯境并非没有防备,陇右与吐蕃北面接壤处一直留有兵力把守巡查,但吐蕃大军未从北面攻入,而是从东面的吐谷浑“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