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道兵权,以此将震荡降到最低。
即便圣册帝的确想过要借机收拢关内道兵权,却也知道于时局而言,魏叔易的提议最为稳妥,经思索权衡之后,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子顾……”段氏红着眼睛,想说些劝阻的话,但见青年周身隐现的却是甚少外露的文人风骨与决然之气,她便根本说不出反对之言,只能再次问:“你当真考虑清楚了吗?此一去,怕是……”
怕是要有去无回!
魏叔易抬手深深揖下:“儿不孝。”
这分量不能再重的三字,叫段氏顷刻间泪如雨下。
段氏一直很清楚,她这个儿子虽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资,但他自身所求却是模糊淡漠,他立于这天地之间,却并不曾扎根于这世间。
这些年来,他功成名就,二十岁余,已至旁人终其一生也难以抵达的巅峰处,可真正享受了一切的却不是他,而是他身后的郑国公府。
他看似自我,实则没有一件事是真正为了自己,而一直在为家中图谋安稳之道。
他喜恶淡薄,待众生似乎亦如是,而段氏如何也没想到的是,前二十余年,一路锦绣满途,未曾将他打动,却值此天下存亡之际,忽而完成了他真正的转变。
如此转变,又怎能说不是天下之幸,不是他自身之幸?
子顾找到了他昔日所不理解的东西,她身为母亲也本该为他感到庆幸,可是……这于她而言,却是几乎要以失去他作为代价!
魏叔易离开后,段氏一头扎进丈夫怀中,终于放声大哭起来。
“让他去吧……”郑国公低声叹息道:“他言门下省已不需要魏叔易,何尝不是对朝廷对天子已心灰意冷……”
他想,子顾大约已不愿继续居于门下省内,仅为天子守权而继续那些无谓之营营逐逐。
他欲北去,以文人之躯,为苍生阻挡疾风。
而如此北去,既是偿还君恩,亦是在天子面前继续保护郑国公府最好的方式。
如此为家之用意,如此为民之文心,他们身为父母,又如何能拦?